每四年一次的八點檔,卻全部都以同樣可悲的結尾收場:台灣工人階級看著他們的福祉被踩在腳下,卻又在下一次的選舉前被鞭策要接受檯面上一次又一次的比爛。在房租越來越高的家中看膩了這齣爛戲的你,該如何是好?
如果我們要為台灣找到出路,那就要更全面的分析台灣的社會經濟歷史和未來。為此我們謹此獻上以下幾篇文章作為開端,但是也熱烈歡迎任何整體上認同我們看法的人加入我們,讓我們的觀點可以更全面、更充實。
當資產階級能夠在氣派的豪宅裡面「欣賞」颱風並討論它可以如何解決臺灣水資源的匱乏時,無產階級必須要面臨可能失去房子並得就此露宿街頭的悲慘情況。
這次的基泰事件。雖然有些人以爲這更多是關於建築工程的技術問題,然而,這次的大樓事件,不僅讓我們理解了官商勾結,法律的階級性質,也意謂著資本主義必然的倒塌。
這場看似全國共識的路權遊行在資本主義台灣究竟可否被解決?中華民國政府現行框架下是否有能力真正改善本次遊行的訴求?
位於桃園市觀音區、由美國資本投資的科慕公司突然宣布穩定營運的觀音廠停工,致使259名工人突然面臨失業。失業工人其中不乏中高齡勞工,突襲停工會使他們馬上面臨生計問題。
由前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和網紅「館長」陳之漢所舉辦的「七月十六上凱道、公平正義救台灣」遊行,表面上聲稱是為台灣受打壓的群眾利益舉行,出席的人物和團體卻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統治階級政客,資本家和壓迫者。台灣的工人階級和年輕人們該如何看待這次活動?
最近的IM.B 詐騙案是繼興富發案後又一例展現出台灣政客與資本家有機關係的社會事件。尤其,民進黨的官員被發現與創辦人有所往來,有的甚至直接讓它們贊助政治活動。這也顯示了這種事件並不是個別「黑心」意外,而是資本主義必然的功能。
雖然民眾黨跟柯文哲可以靠暫時的欺騙以及對政策的打哈哈衝高自己在群眾的支持度,然而他們政黨的本質以及同資本主義的關係也終究會讓群眾見識到他們那臭不可聞的腐敗,並停止繼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