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塞爾維亞各地持續抗議活動的學生最近宣布,他們要求提前舉行國會選舉,屆時學生將提交自己的候選人名單。所有在野黨媒體都大力報道了這項聲明,群眾也出於對學生的信任表達了支持。一些活動家甚至聲稱,任何支持推翻亞歷山大·武契奇(Aleksandar Vučić)政權的人都會支持這項要求。隨著人們終於意識到現政權不會為諾維薩德車站簷篷倒塌事故的受害者伸張正義,當前爆發的抗議終於促使塞爾維亞群眾運動已經醞釀許久的政治訴求成形。
我們台灣的共產黨同志也能從英國革命共產黨的成功經驗中學習。許多我們的成員同樣是大學生,而大學正是革命思想孕育的溫床。雖然由於台灣與中國關係複雜,社會普遍對共產主義有著極強的條件反射式排斥,但台灣學生也同樣面對日益嚴峻的經濟困境——生活成本飆升、貧富差距擴大、住房問題嚴重,這些現象與英國如出一轍。
作為一個成員數量仍有限的組織,我們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擴大組織規模。我們可以效法英國同志的作法,善用各種能讓我們發聲的平台,去打破社會對共產主義的錯誤想像,激發學生對於革命改變的渴望。若沒有人力,就難以籌措資金,進一步也無法有效支援各工會及其他反抗資本主義體制的組織。
奈傑爾法拉奇(Nigel Farage)領導的改革黨(Reform)在昨天英國各地的地方選舉中大獲全勝,這引起了工黨和保守黨總部的恐慌。英國的政治格局正在分崩離析,中派力量正在崩潰。一場革命性的動盪正在來臨。即便在最理想的情況下,選舉的結果都只能提供一張關於某個時間節點的簡筆畫——而地方選舉所呈現的圖景則更加片面。此外,昨日投票的最終結果仍在陸續公佈中(最終投票結果顯示,在1641個地方議席中,改革黨贏得812個議席,增加678席,保守黨和工黨各自失去676和187席)。
宿敵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爆發了新一輪衝突,雙方目前都宣稱自己取得了勝利。5月7日凌晨,印度空軍對巴基斯坦及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發動了九次襲擊。作為報復,巴基斯坦聲稱擊落了五架印度戰機,但印度對此予以否認。
左翼黨曾承諾「走上街壘」。該黨聲稱將譴責資產階級政黨在氣候危機中削減開支、增加軍備和不作為的政策,並領導一場與之抗爭的鬥爭。然而,吉西在新聯邦議院的首次亮相卻呼籲與階級敵人和解。因此,在議會選舉後,左翼黨領導層重蹈了先前導致其陷入深重危機的改良主義道路。我們認為,青年和工人階級不僅需要更激進的鬥爭方法,還需要一個能動員群眾反抗統治階級的綱領。改良主義和「社會夥伴關係」阻礙了工人階級和青年的每一次獨立運動,並導致失敗。因此,勞工運動需要一個能引領其走出困境、重振階級鬥爭的聲音和一個組織。
加拿大的統治階級終於鬆了一口氣,他們的精英銀行家馬克·卡尼(Mark Carney)贏得了大選。但他們可以慶祝的時間不多了,因為卡尼面臨著低迷的經濟及與美國貿易戰的困境。毫無疑問,不穩定和危機即將來臨。未來幾年將是加拿大歷史上最動盪的時期之一。卡尼不太可能像杜魯道那樣組成一個擁有漫長「蜜月期」的穩定政府。
由川普發起的全球貿易戰,如今已演變成全球兩大經濟體——美國與中國之間的對抗。然而問題在於:誰掌握主動權?誰會先退卻?這一問題關乎全球經濟的命運。
左翼和工人運動的領導人不應愚蠢地大談「司法獨立」,而應像我們剛才所做的那樣,解釋瑪麗娜·勒龐被定罪的意義和政治影響。最重要的是,他們必須提供一個激進的左翼替代方案,以挑戰國民聯盟的右翼民粹主義,後者是工人階級的死敵。
誰將為這場危機付出代價?毫無疑問是工人階級。工人階級需要奮力抗擊即將到來的一系列措施:反對關閉工廠、打壓工資和勞動條件、削減社會開支等。國際衝突的加劇將反映在階級鬥爭的加劇中。
多年來,法國總工會全國領導層的戰略和綱領導致工人階級從一個失敗走向另一個失敗。因此,該工會亟需采取與形勢相適應的綱領和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