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來自秘魯全國各地,從南到北,從海岸各區到亞馬遜叢林,千千萬萬團結起來的原住民,工人,農民於千年學生懷揣共同的目的向首都利馬進發——打倒針對佩德羅·卡斯蒂略的12月7日政變後非法盜取政權的蒂娜·博盧阿爾特。
在英國,隨著圍繞再國有化政策(科爾賓領導下的工黨所承諾的政策)的討論重新展開,工人控制和工人管理的理念重新出現了。事實上,影子財政大臣約翰•麥克唐奈(John McDonnell)曾表示,重新收歸國有的公司不應該像過去那樣運行,而應該在工人的控制下運行。(按:本文原文發表於2018年7月6日;一些分析已經不太符合當今階級鬥爭的發展,但文章解釋什麼是工人控制和工人管理的部分依然出彩。
伊朗青年的革命起義已持續兩個多月。在該政權的嚴厲鎮壓下,革命出現了退潮。但在11月16日至19日又發生了新一輪抗議活動,這表明該政權的鎮壓行為,非但沒有把運動鎮壓掉,反而還起了鞭策運動繼續前進的作用。為了取得最後的勝利,必須有工人階級的大規模、有組織的參與!
由於一名年輕的庫爾德女性馬赫薩·阿米尼被謀殺,伊朗爆發了抗議活動,如今,現在這場運動已經波及了全國中所有省份中的至少140多個城市。它已經轉變為了一場全國性的起義,是伊斯蘭共和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群眾反抗。
伊朗人民的全國性抗議活動已經進入第四周。政權鎮壓抗議的嘗試除了進一步激怒群眾和吸引新階層加入抗議外一無是處。街頭和大學裡的青年人、成千上萬的學生和集市商人、工人階級這一重要階層都加入了抗議活動。最重要的是,伊朗經濟的核心地區(石油和石化部門)也開始了一系列罷工。
即使面對獨裁政府的殘酷鎮壓,反對伊朗獨裁政府的群眾運動仍然不斷地湧現在街道上。然而問題仍然存在:這場運動將何去何從?
伊朗人民的革命起義已有兩周,運動仍在繼續。在每個主要城市,青年和安全部隊(類似中國武警)之間暴力衝突不斷,鎮壓變得越來越嚴厲。超過100人被殺,更多的人被逮捕。周一,學生們開始罷課,現在已蔓延到100多所大學。
烏克蘭戰爭對普丁來說是一個事關自身存亡的問題。他把自己的權力和威望賭在了這場入侵戰爭上面。
正在角逐保守黨黨魁和英國首相職位的利茲·特拉斯(Liz Truss)近來宣布她將出台一系列反工會法。工會領導人對此做出了反抗性的回應。在這個情勢下,無產階級需要進行激進的鬥爭與大膽的聯動。
7月9日星期六,數以萬計的普通斯里蘭卡人克服交通混亂來到了首都可倫坡。警察的路障像火柴棍一樣被掃到一邊,而群眾站在總統官邸的台階前。然後,勇往直前的群眾在他們’aragalaya’(鬥爭)的洪流中衝破了統治階級為阻止他們參與政治而建立的安全通道。在幾分鐘內,成千上萬的人占領了總統府。幾個小時內,躲藏起來的總統被迫透露他的辭職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