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文件,經過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所有成員的長達一年的深入討論,於2018年7月底召開的IMT世界大會一致通過,原標題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反對外來的階級思想的鬥爭》。它的目的是在馬克思主義和一套唯心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異階級思想之間劃清界限,這些思想在一段時間內影響了學術界的一批活動家,也在國際工人運動中暴露了其反動的性質。
伊朗人民的革命起義已有兩周,運動仍在繼續。在每個主要城市,青年和安全部隊(類似中國武警)之間暴力衝突不斷,鎮壓變得越來越嚴厲。超過100人被殺,更多的人被逮捕。周一,學生們開始罷課,現在已蔓延到100多所大學。
在四十二年前的這一周,階級鬥爭的烈火席卷了南韓。在群眾爭取民主和推翻軍隊的抗爭中,人口近百萬的光州市內發生了一件相當英勇的事件。當地的工人們合力擊退了殘暴的國軍,並幾天之內實際上接管了全城,且使其曾短暫地處於武裝工人民兵的控制之下。
一群在印尼抗議緬甸政變頭目敏昂萊將軍抵達雅加達參加東協峰會的社運人士,包括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印尼支部「革命社會主義組合」的成員遭到當地警方逮捕。
埃及的革命既有豐富的教訓,也有對未來的展望。本文對比了革命時的情況與革命後10年來的創傷,並解釋了當下埃及的革命前景。
緬甸群眾不顧軍方大規模逮捕和已經殘殺書十人,仍在繼續抵抗軍政府。自軍方奪取緬甸政權一個多月以來,情勢仍未能恢復任何表面上的穩定。相反,隨著一個工會聯盟組織了第二次總罷工以回應軍方的持續鎮壓,階級緊張局勢正在加劇。
上週一(2月22日),從緬甸北部的密支那到靠近中國邊境的八莫,再到中部的奈比多,群眾在全國各大城市內走上街頭,明顯表明了他們對2月初發動的軍事政變的強烈憤怒和反對。人民所發起的總罷工更癱瘓了緬甸社會。
緬甸的政變引發了一場具革命性規模的運動。人民群眾阻止軍方奪權的決心可以從已經發動的廣泛和日益增長的罷工和抗議運動中看出。軍政府顯然低估了他們將面臨的反抗程度。
艾倫·伍茲於1968年5月前往巴黎,尋求與當時發動法國五月風暴革命的的革命工人和青年們接觸。他在下面這篇文章內描述了他所遇到的情況、氛圍以及與工人和學生的討論。
法國的1968年5月風暴是歷史上最偉大的革命總罷工。這場聲勢浩大的運動發生在戰後資本主義經濟上升的高峰時期。當時的資產階級和他們的辯護人如同今天一般,都在自我祝賀,認為革命和階級鬥爭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但1968年的法國事件卻突如其來,它宛如晴天霹靂,完全出乎大多數左派的意料,因為他們都已不再將歐洲工人階級視為一股革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