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近期國內消費有所回升,房地產市場低迷卻進一步加劇、工業生產也顯出疲態。在這穩中向壞的經濟背景下,中國資本家延續了「變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戰爭」的資產階級國際主義策略──也就是用欠薪、降薪、跑路、搬遷等老辦法企圖把貿易戰和世界市場動盪的代價轉嫁到中國工人階級頭上。這也部分導致了中國近期的工人鬥爭維持了四月罷工潮的勁頭和趨勢。
從城市到村莊,從工廠到學校,我們到處都看到中國階級鬥爭的持續發酵。在愈發不穩定的物質條件中,以工人階級為主力的勞苦大眾和青年在抵禦資產階級攻擊的同時摸索著前進。
2025年3月28日至29日,比亞迪位於江蘇無錫的電子廠爆發了大規模罷工。上千名工人聚集於廠區,抗議公司違背承諾、強行調降薪資。這場突如其來的行動迅速在無錫發酵,並在隨後的幾天蔓延至成都,激起數千工人的強烈共鳴,成為近年來中國製造業工人抗爭中的標誌性事件。這場罷工充分揭露了所謂「國家品牌」「國貨之光」這類資產階級民族主義敘事企圖掩蓋的長期被壓抑的勞工訴求與日益嚴重的剝削現實。
2025年3月1日,中國各省勇於抗爭的卡車司機部分宣布停運罷工,以響應2月23日各地卡車司機在社交網絡上發布的號召3月1日全國卡車司機集體罷工的宣傳,旨在抗議平台的高抽成、低運費。 2月23日的罷工宣言同時也呼籲卡車司機團結抗爭自救,組成互助會,反對過度管控亂罰款。截止到執筆時,大量罷工的卡友也已在社群平台上留言或發布影片以示參與罷工停駛。這場罷工鬥爭及其帶來的影響仍有發展的可能
辛亥革命正是這樣一場革命,在民主革命派關於法國大革命和美國革命的豪言壯志下,卻得到了袁世凱稱帝、軍閥割據這般又混亂、又滑稽的場面。但同時辛亥革命不能被稱為是失敗的——它成功推翻了數千年的朝廷統治,從政治上和經濟上都徹底地、劇烈地改變了古老中華帝國的面貌。正是針對這場重要革命的不徹底性,革命共產主義者需要在當下提出這三個問題:1.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為何無法完成自己的經濟和政治上資本主義化的任務?2.三民主義反映了怎樣的階級立場?3.三民主義是否可以過渡到社會主義?
以下是由革命共產國際旗下的出版社Wellred Books原於2016年發行的著作《中國:從不斷革命到反革命》(China: From Permanent Revolution to Counter-revolution)2025年中譯版的序言。
在中國,現在令人痛恨的中學政治教材到底寫了什麼?不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聽黨的話,跟黨走”。空話連篇,言之無物。即使有少得可憐的哲學也是被纂成的千瘡百孔的修正主義。在應試教育制度下,學生被填鴨式地灌輸一些毫無意義的內容,機械地記背句子,然後再搬到試卷上,為整個社會和教育體系的腐爛灌水。
觸發暴行的導火索其實並不罕見。這讓人們不禁開始擔憂自身的安危,同時必然開始發問:這個社會怎麼了?我們該怎麼辦?
學生們壯觀的夜騎大軍恰恰像一個可愛又莽撞的隱喻,註解出今日中國群體意識中對此時此地的不安與對彼時彼刻的騷動。
中國工人階級遠非像「無所不能」的習近平政權所承諾的那樣生活在一個遠離世界紛爭的桃花源中,相反他們發現自己的生活水平就和這個國家的經濟一樣,狠狠地撞了南牆。
今年八月,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的中國社會內出現了不少頗具「特色」的荒誕社會事件。才說過全面脫貧沒幾年,光是這個月就出現了大規模代孕地下產業,女高校生活活餓死在出租屋,以及私人資本倒賣上千遺體等充分展現中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富強」和「文明」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