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政治人物的貪汙事件?國家在這些貪污事件當中扮演什麼角色?主流輿論習慣將貪污問題歸咎為個人道德問題,這樣的看法正確嗎?馬克思主義者必須指出這種看法是片面的,並且有義務提供一個以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為基礎的階級視角,來破除主流觀點的迷思,指出資本主義的制度性缺陷正是造成貪污問題的主因。
2023年8月,蔡英文政府祭出所謂「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精進方案」,又稱「新青安」,蔡政府宣稱此政策將會降低人民買房負擔,有助於自住者與年輕人購置新屋,可以達到「居住正義」的目的,繼任的賴清德政府似乎也會延續此政策。
但是實際上是如此嗎?自去年政策公布以來房價再次看漲,房市再次被點燃,加上新青安政策執行上的問題,台灣人民本就嚴重受損的居住權更加雪上加霜。
輝達董事長黃仁勳近日似乎在台灣掀起一波旋風,黃仁勳在台灣大學之演講提到了所謂「17所大學」更引發熱議,剎時間關於台灣高等教育的討論及思考成為公眾討論焦點。同樣發生在今年,台北市明星高中之首的建國中學宣布其人文社會資優班走入歷史。
我們革命共產主義者也注意到參與群眾內的少數則包括了真正為整個體制感到憂心,且因為對任何政黨都喪失信心而決定挺身參與的年輕學子。如果你是後者,這篇文章是寫給你的。
我們譴責使用暴力意圖阻擋群眾言論自由的親以人士,他們的這種錫安主義、帝國主義的暴力傲慢,不僅正是以色列政府對待巴勒斯坦人民的血腥態度,也讓他們認為自己有權在別的國家內對不認同他們主張的人為所欲為。
他們的無能不過是整個體制進入更深的衰敗,資產階級喪失資格統治社會的現實。在真正運作社會的勞苦大眾之間,越來越多人會開始反思:我們社會到底是誰在當家作主?到底什麼樣的民主才讓底層人民真正參與運作社會?
整篇文章的分析水準相當糟糕。包括印象式地對於列寧恩格斯等人斷章取義、錯誤的政治類比,整篇文章只是調動群眾的政治偏見,機械重複權力分立的老調(甚至是一種近乎曲解的重複),以此來達成他們的政治目的。最最糟糕的是他們的政治目的不論達成與否,都不會改變任何現狀。
近幾週爆发的極其殘忍的虐童案,在臺灣引爆了輿論的怒火。當然,最應該為這件事負起責任的是兇殘的保母,不過,身為革命共產主義者的我們,必須理解到,這件事照射出來的不僅僅是保母的殘暴,或是社工的失職,而是在資本主義下,臺灣失能的社會安全網以及崩潰的醫療系統。
即使選舉前吵得不可開交,選後統治階級仍然必須整合以利其統治的運作。而選前主打「第三勢力」,盡力將自身包裝為藍綠以外替代選擇的民眾黨,仍然在晉升為統治階級的一部分後,被整合進現有的「舊政治」當中。
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其意義不僅僅是反對服貿,更是明示了當統治階級的代議政治拋開群眾、遂行其專制的一面時,群眾將會行動起來,展示其巨大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