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時事分析

2023台灣縱觀:島國邁進國際革命之路

台灣與美國

幾十年來,美國的官方政策是與台灣保持非正式關係,但不正式承認這個國家與中國分離。例如,美國在台灣沒有設置大使館,而是設立一個名為「美國在台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的機構,而且美國和台灣政府之間歷來沒有公開和直接的高層接觸。然而在2016年,唐納德·川普打破了這一傳統,給台灣總統蔡英文打了一通正式電話,是為1979年以來的首例。從那時起,有越來越多的美國國會議員代表團訪台,會晤了尤其是台灣官員和微晶片生產廠。

雖然美國仍然堅持其「一個中國」政策,不要求台灣正式獨立,但它的態度顯然已經偏離了過去高度校准的外交「戰略模糊性」,而這曾經是美台關係的標志。在2021年11月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有人聽到喬·拜登說,台灣「是獨立的」。後來,當他被問及這一明顯背離美國傳統政策的行為時,他反駁說,美國不是在「鼓勵台獨」,而是由台灣在這個問題上「做決定」。顯然,拜登在暗示他同情台灣獨立。

這種聲明旨在將美帝國主義描繪成台灣人民之民主權利以及意志的捍衛者。可惜不難注意到,拜登政權並沒有為其他小國如巴勒斯坦人或庫爾德人提供這種「決定權」,他們幾十年來一直處於帝國主義壓迫的鏈條底端。當涉及到那些被美國親密盟友如沙烏地阿拉伯或以色列壓迫的人時,美國統治階級並沒有來「捍衛民主」,然而在台灣,我們盲目相信美國統治階級有著仁慈的願景。

相同的是,在二戰結束後目睹著蘇聯得到強化和中國革命成功的美國,在為了遏止革命浪潮和計劃經濟體制在東亞擴張的考量下,對蔣政權在台灣的血腥專制獨裁一聲不吭,並加以支持。台灣資產階級民主轉型也是因為此發展並不違反,甚至有利於美國在東亞的利益,才受到美國的被動支持。

歷史告訴我們,每當華盛頓開始談論「捍衛民主」、「人權」或某個國家「有權利決定自己的未來」時,他們其實早有賣「友」求榮的準備。在大國之間的爭端內,小國總是被視為小卒。列強以及他們背後的資產階級前一天還大肆宣揚民族自決權,第二天就毫無顧忌地拋棄那些小國並任由它們被壓垮,僅僅因為這符合它們(列強)的利益。

美帝國主義的各種動作與「捍衛台灣民主」毫無關係。它們是旨在挖角中國的犬儒暗算,因為美國認為中國在未來可能威脅到它作為全球主導力量的地位。美國人把台灣看作是牽制中國的一種地理性手段。從軍事、經濟和商業的角度來看這只棋子非常重要。現如今,中國絕大部分的貿易都要通過馬六甲海峽,而美國可以輕易地關閉馬六甲海峽,使中國陷入孤立。然而,如果中國獲得對台灣的控制權,它將控制關鍵的貿易路線免受受美國的阻撓。

台灣同時也是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節點,由於它與中國經濟緊密結合,它是對中國施加壓力的一個關鍵杠杆。最重要的是,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晶片生產商台積電的所在地,它生產的數十億晶片被中國的產品所使用。晶片生產是一個關鍵領域並且在此領域內中國的國內產業仍然落後於西方,因此它很容易受到西方的遏制。美國已經迫使台積電放棄了對中國公司數十億美元的銷售額,並且定期提出新的禁令和限制用以抑制中國經濟的發展。

目前,美國並不打算推動台灣宣布正式獨立。它知道這樣的事件可能會導致與中國的軍事衝突,而美國對此並不感興趣。然而,它對中國越來越好戰的態度——比如正在進行的貿易戰;它對台灣經濟與中國經濟脫鉤施加的壓力;它對台灣民族主義的支持,以及像南希·裴洛西的造訪那樣魯莽的挑釁行為——有可能破壞微妙的平衡,而這種平衡是幾十年來地區穩定的基礎。

在現今發展之下,雖然中國仍然嘗試從經濟方面擴大對台影響,但是在民進黨治下的中華民國台灣在中美博弈中堅定地靠著美國。台灣資產階級在下述的一系列中國發展脈絡下也整體認定靠攏美國最符合他們的階級利益。因此,對台灣影響力最大的境外勢力仍然是美國。

3 thoughts on “2023台灣縱觀:島國邁進國際革命之路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