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比亞迪電子廠大罷工:工人跨省連動

2025年3月28日至29日,比亞迪位於江蘇無錫的電子廠爆發了大規模罷工。上千名工人聚集於廠區,抗議公司違背承諾、強行調降薪資。這場突如其來的行動迅速在無錫發酵,並在隨後的幾天蔓延至成都,激起數千工人的強烈共鳴,成為近年來中國製造業工人抗爭中的標誌性事件。這場罷工充分揭露了所謂「國家品牌」「國貨之光」這類資產階級民族主義敘事企圖掩蓋的長期被壓抑的勞工訴求與日益嚴重的剝削現實。

Read More
台灣

川普的關稅強襲和民進黨的無能為力

對台灣的勞工階級來說,解釋為什麼川普選擇與全世界為敵,為何重罰向來對美國百依百順的台灣,對台灣又有何影響,是當下相當迫切的任務。

Read More
國際

法國:論對瑪琳·勒朋的判決

左翼和工人運動的領導人不應愚蠢地大談「司法獨立」,而應像我們剛才所做的那樣,解釋瑪麗娜·勒龐被定罪的意義和政治影響。最重要的是,他們必須提供一個激進的左翼替代方案,以挑戰國民聯盟的右翼民粹主義,後者是工人階級的死敵。

Read More

馬克思主義、唯物主義和藝術

人們所處的社會世界只是一個更廣泛的物質現實的一部分,而物質現實則是一個巨大的、相互聯系的網絡。這就是為什麼作為革命的科學,馬克思主義不能單獨從整個科學中分離出來。這種完整方法的一個方面要求,馬克思主義必須科學和實際地對待藝術這種現像,雖然它有時顯得非常分離於政治。

馬克思主義還是認同政治

這份文件,經過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所有成員的長達一年的深入討論,於2018年7月底召開的IMT世界大會一致通過,原標題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反對外來的階級思想的鬥爭》。它的目的是在馬克思主義和一套唯心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異階級思想之間劃清界限,這些思想在一段時間內影響了學術界的一批活動家,也在國際工人運動中暴露了其反動的性質。

西班牙:從「憤怒者運動」到「我們能」黨之死——為新一輪革命做好準備!

2011年5月15日,西班牙爆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運動:憤怒者運動(The indignados,又稱反緊縮運動)。幾年來,這場運動在政治上展現了其影響,即「我們能」(Podemos)黨的崛起。但即將於本月舉行的選舉將證實,該黨在其領導層的帶領下已陷入死胡同,終將走向滅亡。這代表著一個政治週期的結束,我們似乎又回到了原點。但是,這個週期的結束正為群眾運動在更高層次上的新一輪革命高潮奠定基礎,而過去十年為之提供了非常豐富的經驗。

美國好萊塢罷工對台灣的啟示

身為馬克思主義者的我們當然要給予美國演員和同時在抗爭的編劇工會支持,並希冀工會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在臺灣的演藝圈內,演員們遭受到的是更加慘烈的工作環境,更低的薪水以及更長的工作時數,而我們也絕對支持在臺灣的演員和影視業工作者們爭取自己更好的待遇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