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蘭西是誰?對於這個問題,市面上存在著諸多良莠不齊的答案,其中有許多是從小資產階級學者和知識分子到工人運動中的修正主義者的歪曲,甚至是完全的虛構。
本文原文發表於2019年9月6日。現代貨幣理論最近在左翼引起了轟動,其支持者將其作為一種解決方法以應對我們所有的經濟困境。然而,相比時髦的新概念,我們更需要的則是馬克思主義所提供的對資本主義的清晰、科學的分析。
托洛茨基於1923年4月發表的這篇重要文獻,進一步發展了革命家該如何以唯物辯證法分析資本主義世界局勢。
本文全文題為《資本主義的垂死痛苦與第四國際的任務》,是托洛茨基於1938年第四國際成立大會起草的綱領性文件。他以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手法在這篇文章中展示革命家能夠如何透過過渡手法來將最革命的理念連接於一般工人群眾。
本文原文發表於1989年05月13日,介紹了英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泰德·格蘭特(Ted Grant)在二戰後如何就殖民地革命及蘇聯國家性質問題做出分析。
1846年,德國的空想社會運動家魏特林(Wilhelm Weitling)曾抱怨說,「知識分子」的馬克思與恩格斯只會寫一些工人們不感興趣的晦澀問題。馬克思則憤怒地回應說:「無知從來沒有幫助過任何人!」。馬克思當年的回應在今天也一樣有效。
7月4日,92歲高齡的著名演化生物學家理查德·陸文頓(Richard Lewontin)不幸辭世。陸文頓是少有的在科學和政治方面都自覺接受哲學觀念指導的科學家,並且畢生都堅定無悔地捍衛其哲學。
這份演說是英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泰德·格蘭特(Ted Grant)於1983年9月在英國工黨黨大會上的發言,申訴當時黨內右派於當年2月其本人和馬克思主義的《戰鬥報》(The Militant)編輯部發動的開除黨籍令。
緬甸革命在經過群眾數月的英勇鬥爭後,已經退潮。該政權對群眾進行了殘酷的鎮壓,而抗議運動則從大規模罷工示威轉為小規模武裝衝突。問題在於:革命為什麼會走到這裡,我們作為革命家有什麼可以吸取的教訓?
很多人對以毛澤東為首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保持著不同的意見和遐想,但馬克思主義者如何看待這段歷史?英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艾倫·伍茲(Alan Woods)於1976年秋在仍處於佛朗哥主義極權政府治下的西班牙從事地下革命工作時完成的這本小冊子回答了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