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策略

托洛茨基的《過渡綱領》對今日世界的重要性:印尼版序言

二十年前,強大的斯大林主義極權警察國家,在群眾運動浪潮的壓力下紛紛倒下。斯大林主義的崩潰是一個戲劇性事件,也是世界歷史的轉折點。但回想起來,它將被視為更具戲劇性時代的前奏:世界資本主義的進入垂死痛苦的時代。(編按:本文為《保衛馬克思主義》網站主編艾倫.伍茲(Alan Woods)為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印尼支部出版發行的《過渡綱領》印尼版所寫的序言,原文於2012年5月15日發表)

今年的秋鬥達成了什麼?又該往何處去?

一年一度的秋鬥抗爭遊行,向來在刻苦的情況下,以為台灣勞工運動獨立於政治的姿態為台灣勞工階級發聲。其長年不懈的堅持,也為台灣勞工階級內最具戰鬥性的活動家們提供一個聚集、串連的集會。然而於今年11月22日舉辦的秋鬥,原本該屬於左翼,卻亂象叢生,摻進了右翼份子;原本該是「反毒豬、反雙標、反黨國」的訴求,卻也被國民黨和民眾黨推行的中天電視台的反關台的訴求模糊了這裡清晰的聲音。做為台灣左翼和勞動運動的共同參與者,我們《火花》認為這個運動路線應該有其檢討的需要。

我們為什麼要研究布爾什維克主義的歷史?

本序文原著於1999年5月,摘自艾倫.伍茲的重要著作《布爾什維克黨史:通往革命的道路》(History of the Bolshevik Party: Bolshevism – The Road to Revolution),全書檢視了列寧和布爾什維克如何在俄國凝聚成一股馬克思主義革命勢力,並探討了當今革命家們可以從中學習到的組織建構教訓。全書將於日後翻譯。

「戰鬥派」是怎樣建成的?又是怎樣被摧毀的?

(按:本文原文發表於2005年7月18日,旨在闡明曾經是英國最大的托派革命團體「戰鬥派」的興衰史。本文作者與後來成立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International Marxist Tendency,IMT)的同志們,曾經是「戰鬥派」和工人國際委員會(Committee for a Workers’ International,CWI)的創始成員,卻於1992年被CWI多數派開除會籍,後自立門戶。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5年工黨內部科爾賓現象發生的10年前,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英國支部就已預期到工黨基層終將激進化,不同於工國委和其他左派團體認為激進化的群眾不會進入工黨的觀點。工國委遂於2019年爆發大分裂,而國馬趨的組織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穩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