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威爾瑞德出版社再版馬克思《霧月十八日》的導讀。
以下是格蘭特於1948年撰寫的一本小冊子,針對當時在英國境內以奧斯瓦爾德·莫斯的法西斯勢力和其與各個階級之間的關系作出分析,並提出如何有效對抗它的方法。
以下為托洛茨寫於1930年對當時印度的革命情勢做出的階級分析,為印度革命指明了其任務與危險。
這份由IMT美國支部所發表的《共產黨宣言》閱讀指南,能幫助同志們掌握這本由馬克思、恩格斯兩人所寫的經典文本中的重要理念。這本馬恩兩人於1847至1848年間,受英國倫敦的「共產主義者同盟」委託所寫的小冊子,為「在歐洲遊蕩的一個幽靈」,即當時新生的共產主義運動,奠定了基本的原則與方針。
本文是《捍衛馬克思主義》雜誌主編艾倫·伍茲為新一期雜誌所撰寫的社論,簡介了本期內的所有文章。全刊中文版敬請期待!
本文是當時作為第四國際英國支部「革命共產黨」之首席理論家的泰德·格蘭特對當時第四國際法國支部要員皮耶·弗朗克(Pierre Frank)先前撰寫的《歐洲現在是民主的還是波拿巴主義的?》(作於1945年11月)的回覆。原文寫於1946年
本作品於20年前的1997年3月在倫敦首次出版。其作者是英國資深的馬克思主義者泰德·格蘭特(Ted Grant)。柏林牆的倒塌和史達林主義的崩潰導致了對社會主義和十月革命的廣泛質疑,尤其是在俄羅斯。這本書的目的是澄清這些問題,並回答社會主義敵人的宣傳
本文原文寫於1934年7月15日。摘自《新國際》第1卷第2期,1934年8月
以下小冊子是泰德·格蘭特和他的同志史考特於1942年6月完成的小冊子,刻畫了當時英國帝國主義對印度的實際政策,並且把不斷革命論應用在當時的印度情勢上以得出印度和英國工人階級的實際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