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約翰·麥金納里著手於詹姆士·喬伊斯革命性的長篇小說《尤利西斯》,由此挑戰認為它為「非政治」小說的觀點、解釋為何在此書出版的百周年之際,人們依然應該把它放在自己的待讀書單上。本文原文發表於英語版《捍衛馬克思主義》雜誌2022年秋季刊。
這份由IMT美國支部所發表的《共產黨宣言》閱讀指南,能幫助同志們掌握這本由馬克思、恩格斯兩人所寫的經典文本中的重要理念。這本馬恩兩人於1847至1848年間,受英國倫敦的「共產主義者同盟」委託所寫的小冊子,為「在歐洲遊蕩的一個幽靈」,即當時新生的共產主義運動,奠定了基本的原則與方針。
1936年7月,佛朗哥將軍發動軍事政變,西班牙內戰拉開了序幕。工人階級的奮起反抗完全能夠擊敗法西斯分子,可是他們的英勇鬥爭卻被史達林主義者出賣了。
本文是《捍衛馬克思主義》雜誌主編艾倫·伍茲為新一期雜誌所撰寫的社論,簡介了本期內的所有文章。全刊中文版敬請期待!
人們所處的社會世界只是一個更廣泛的物質現實的一部分,而物質現實則是一個巨大的、相互聯系的網絡。這就是為什麼作為革命的科學,馬克思主義不能單獨從整個科學中分離出來。這種完整方法的一個方面要求,馬克思主義必須科學和實際地對待藝術這種現像,雖然它有時顯得非常分離於政治。
本文是當時作為第四國際英國支部「革命共產黨」之首席理論家的泰德·格蘭特對當時第四國際法國支部要員皮耶·弗朗克(Pierre Frank)先前撰寫的《歐洲現在是民主的還是波拿巴主義的?》(作於1945年11月)的回覆。原文寫於1946年
這份文件,經過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所有成員的長達一年的深入討論,於2018年7月底召開的IMT世界大會一致通過,原標題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反對外來的階級思想的鬥爭》。它的目的是在馬克思主義和一套唯心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異階級思想之間劃清界限,這些思想在一段時間內影響了學術界的一批活動家,也在國際工人運動中暴露了其反動的性質。
近年來,人工智慧(AI)一直是許多辯論和推測的主題,許多人聲稱它很快就會產生自我意識,甚至有可能超越人類的智能。而作為社會主義者,我們必須從唯物主義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研究這種變化所需的根本原因和條件。
最近的經濟數據引起了統治階級的恐慌,這表明通貨膨脹已經根深蒂固。作為回應,央行行長們打算通過刺激經濟平抑物價上漲。唯一的解決辦法只有社會主義革命。
自1910年代始,社會主義革命運動中的唯心主義者和他們史達林主義的同夥嚴重扭曲了馬克思主義對於這些問題的正確分析和解答。 他們的一些嚴重錯誤遺臭至今、流傳廣泛,甚至使得當代部分真誠的革命者在文化和藝術問題上轉向了政治上的代替主義、哲學上的唯心主義、和藝術上的庸俗主義這一系列錯誤的、危險的、和有害的政治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