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認清資本主義國際關係的現實——答反戰小組

反戰小組」給予我們的回應,卻讓我們更深切地認為他們的立場和政策是相當錯誤的。如被施行,並不會為台灣的工人階級帶來任何的正面結果。因此,我們認為有必要再次回覆「反戰小組」予以我們的回覆。

Read More
反對法西斯主義

托洛茨基:波拿巴主義與法西斯主義

本文原文寫於1934年7月15日。摘自《新國際》第1卷第2期,1934年8月

Read More
台灣

中捷慘案、興富發和台灣資本主義下的玩命政商勾結

對於這場悲劇的肇事者「興富發」卻是鮮少媒體追蹤報導,而興富發在事故發生後依然無視停工令繼續施工作業。

Read More

《罷工要怎麼贏?》

《罷工要怎麼贏?》(How to win strikes)是哈利.德布爾(Harry DeBoer)同志於1987年撰寫的一本小冊子。德布爾同志在1930年代期間曾是一位在美國明尼亞波利斯市煤礦集散場工作的青年,而後成為了歷史性的 1934 年明尼亞波利斯卡車司機大罷工的重要領導人之一,幫助將罷工行動帶向勝利。隨後,他加入了美國社會主義工人黨,也就是由托洛茨基領導的國際馬克思主義勢力在美國的分部。後來,他在 80 年代加入了美國的「戰鬥勞工」(Labour Militant)組織,也就是當今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組織(IMT)美國支部的先導。德布爾同志於 1992 年辭世。

十月革命與LGBTQ+的鬥爭

曾經有一個地方,同性婚姻是合法的,跨性別者是可以從軍的,一位公開出櫃的男同性戀者可以是一名外交部長,而歧視性的法律條文被移除,在證件上修改個人(社會)性別僅僅是一件簡單的行政事務。這個驚奇的地方在哪裡?究竟是什麼時候,這些比隨便哪一個現代國家的基本的民主與人權進步的法律被樹立起來?更重要的是,為什麼這樣的法律沒有在世界各地普遍推行?馬克思主義者們對這個景象並不陌生,這個國家即是蘇聯,而這些法律則是在俄國革命氣勢上升時期(1917年到1926年之間)在列寧和托洛茨基的領導下實施的。毫無疑問,這些法律也在後來斯大林主義反革命浪潮中,與其他所有布爾什維克主義所帶來的社會和政治進步一同被廢止、粉碎。

中國:通向資本主義的新長征

從馬克思主義的視角來看,1949年的中國革命雖然具有官僚主義變質性,但仍然是繼蘇聯革命之後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歷史事件。它消滅了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統治。可是現在,資本主義正充斥著中國。這是如何發生的?(注:文件原稿寫於2006年4月,在同年7月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International Marxist Tenden全球大會上經討論和投票通過。)

托洛茨基的《斯大林評傳》:一部馬克思主義的傑作

1940年8月20日,一名斯大林的特務在手無寸鐵的托洛茨基背後將一支冰叉砸入了他的後腦,殘暴地結束了他的生命。他當時正在撰寫的《斯大林評傳》下半部則是他眾多未完成的作品之一。這本著作在馬克思主義著作中的獨特性,在於它不僅從劃時代的社會和經濟轉型角度,也從一個重要歷史劇目中各個主人公的個體心理角度來嘗試解釋二十世紀最具決定性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