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义的神秘主义在科学界快速蔓延,并在大众科学杂志上得到了最粗略的表达。也许最糟糕的标本是曾经备受推崇的《新科学家》杂志,以下这篇来自《捍卫马克思主义》杂志第37期的对此进行了详细点评。
台湾的命运是什么?它应该宣布正式「正名独立」,即与其他国家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并成为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的成员国;还是作为中国国家控制下的一个地区与中国统一?近年来,这个问题被台湾内部辩论双方的资产阶级力量越来越尖锐地提出来。
在战争,疫情和保护主义的连续猛击下,世界经济正动荡不安。资本主义的前景是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的可怕组合。这是让各地革命爆发的最佳导火线。
以下小册子是泰德·格兰特和他的同志史考特于1942年6月完成的小册子,刻画了当时英国帝国主义对印度的实际政策,并且把不断革命论应用在当时的印度情势上以得出印度和英国工人阶级的实际任务。
本文为《捍卫马克思主义》杂志中文版第4期内的主题文章,旨在从长剖析革命领导、革命党和群众运动之间的关系,借此提炼出致使革命成功的因素以及革命家们当下的任务。
在统独作为主要争议的今日,社会上的一切政治流派不论社会主义者、自由主义者还是保守主义者,都必须对之做出回应并接受群众的检验,共产主义者面对台湾独立运动的态度与任务,正是一方面要组织工人阶级,使之免于狭隘民族主义的危害,另一方面要使得工人阶级起身掌握自己的命运。为此,我们在此撰文,提出我们的分析,论述我们对于台湾独立的看法。
我们很荣幸为列宁的经典哲学著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提供以下阅读指南。这本书出版于1909年,正值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后黑暗的反动时期,并坚定地捍卫了哲学唯物主义。
就如后来列宁所写的一系列文章,这篇序言简明地表述革命干部如何可以维持自己的政治原则,但是同时要把持最大的组织行动弹性来接触群众。
本文原文发表于2017年7月7日,是艾伦·伍兹为由IMT瑞典支部出版的瑞典文《国家与革命》起草的新序。
为乌克兰民族问题的历史发展提供一些背景,是当下重要的任务之一。本文探究了这个民族问题的一些方面,包括布尔什维克的政策、列宁在 1922年苏联成立时的政策,以及托洛茨基在 1930 年代后期采取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