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2月3日,列昂·托洛茨基在莫斯科的红场俱乐部发表了题为《论文化》的演讲。随后,他将这次演讲和他发表的其他演讲整理成以下文章,并在同年稍后首次发表在《红壤》上。以下发表的是布莱恩·皮尔斯(Brian Pearce)的英文译文,该译文首次发表于1962年秋季的《劳动评论》。 在这篇精彩而深刻的文章中,托洛斯基阐述了科技发展与人类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他接着探讨了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并为试图在孤立和落后的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基础的苏联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以下为托洛茨写于1930年对当时印度的革命情势做出的阶级分析,为印度革命指明了其任务与危险。
本文原文写于1934年7月15日。摘自《新国际》第1卷第2期,1934年8月
托洛茨基于1923年4月发表的这篇重要文献,进一步发展了革命家该如何以唯物辩证法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局势。
本文全文题为《资本主义的垂死痛苦与第四国际的任务》,是托洛茨基于1938年第四国际成立大会起草的纲领性文件。他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手法在这篇文章中展示革命家能够如何透过过渡手法来将最革命的理念连接于一般工人群众。
托洛茨基在苏联无线电之友协会第一次全联邦代表大会上的这篇讲话中,再次强调了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性。这份演说充分展现了他对社会主义革命与科学和知识思想进步之间辩证关系的深刻认识,以及无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我们在此提供一份《过渡纲领》的阅读指南,它可以帮助同志们理解和消化托洛茨基这篇经典马克思主义文章中所蕴含的关键理念。
以下是弗雷德·泽勒(Fred Zeller, 1912-2003)的著作《三点即全部》(Trois points c’est tout)中的翻译节选。泽勒当时是塞纳(巴黎)青年社会党人的书记,也是30年代中期托洛茨基运动的同情者,于1935年10月底去挪威拜访过托洛茨基。
二十年前,强大的斯大林主义极权警察国家,在群众运动浪潮的压力下纷纷倒下。斯大林主义的崩溃是一个戏剧性事件,也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但回想起来,它将被视为更具戏剧性时代的前奏:世界资本主义的进入垂死痛苦的时代。(编按:本文为《保卫马克思主义》网站主编艾伦.伍兹(Alan Woods)为国际马克思主义趋势印尼支部出版发行的《过渡纲领》印尼版所写的序言,原文于2012年5月15日发表)
(按:本文收录于托洛茨基《共产国际首五年》文集英文版第一卷,发表时间不详,但被文集编者至于「共产国际第二至第三代表大会之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