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以下這封信寫於1920年8月,在共產國際第二和第三次代表大會之間。托洛茨基當時竭力地幫助法國共產黨爭取法國工運內具有革命意識的無政府工團主義人士。本文收錄於《共產國際首五年》(First Five Years of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文集。以下譯文由英譯版轉譯成中文。)
在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爆發的暴力衝突是蘇聯解體和資本主義復辟的血腥遺產。這是一場兩個反動陣營發動的野蠻戰爭。所有介入衝突的勢力都聲稱自己是受害者,但唯一真正的受害者是雙方的勞苦大眾,他們正在為他們領導的犬儒政治遊戲付出血腥的代價。正如以下由我們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俄羅斯支部發表的聲明所解釋的那樣,只有國際主義和階級鬥爭才能引導勞工反抗他們真正的敵人:他們自己國家的資本家統治階級。
隨著資本主義危機的回歸,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重新產生了興趣。即使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家也不得不越來越多地對馬克思的思想進行評論,哪怕只是否定。財經報刊上幾乎沒有一天不在提到馬克思的。不足為奇的是,這種興趣的增加起到了關注馬克思的經濟危機理論的作用。(按:本文原文發表於2012年8月30日)
當前,我們發現自己正身處在資本主義有史以來最深的一次危機當中。99%的人被要求為這場危機付出代價,而剩下的1%卻以驚人的速度搜刮著財富。在當前建制中,醜聞與貪污的飽和程度使得百萬群眾疏遠傳統的政治。這一切都對資本主義社會提出深切的質疑。許多人都在為當前我們所處的社會體制尋找一個新的政治選擇,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面向革命社會主義的人們也在增加。(按:本文原文發表於2015年4月14日)
(按:本文原文發表於2005年7月18日,旨在闡明曾經是英國最大的托派革命團體「戰鬥派」的興衰史。本文作者與後來成立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International Marxist Tendency,IMT)的同志們,曾經是「戰鬥派」和工人國際委員會(Committee for a Workers’ International,CWI)的創始成員,卻於1992年被CWI多數派開除會籍,後自立門戶。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5年工黨內部科爾賓現象發生的10年前,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英國支部就已預期到工黨基層終將激進化,不同於工國委和其他左派團體認為激進化的群眾不會進入工黨的觀點。工國委遂於2019年爆發大分裂,而國馬趨的組織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穩健成長。)
據報導,自8月下旬以來,抗議運動在中國內蒙古的通遼市,呼倫貝爾市,省會呼和浩特以及許多縣市和小鎮等地爆發。這些抗議反對的是對當地政府於今夏宣布的一項新的語言教育政策,該政策將把蒙古語和朝鮮語中在教學中的比例降低到許多蒙古族人無法接受的地步。
二戰以後,當時的第四國際(Fourth International)的領導階層完全迷失了方向。這些領導階層無法理解當下的情況,而這標誌著第四國際這個國際革命組織走向終結的開端。
不過,在簡單分析第四國際最終崩潰的原因之前,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引用自當時的第四國際領導階層的一份文件中的重要言論。請讀者們記得,這其中的所有內容都寫於1946年,當時正逢資本主義正要進入其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而蘇聯也因二戰而變得非常強大。我們相信,這些言論能夠體現第四國際領導階層的觀點。 (按:本文原文發表於2004年10月26日。譯者:Kostya、劉若望、Lou)
為了紀念俄國革命五十週年,泰德.格蘭特(Ted Grant)和羅傑.西爾弗曼(Roger Silverman)在1967年時寫作了《官僚主義或工人政權?》這份文件。文中除了清楚描述斯大林官僚主義當時面對的嚴峻挑戰,也在當時所有人,不論左派或右派,都還將斯大林主義下的俄國視為一個不可動搖的龐然大物時,就充分地預言,它將在未來某個不可避免的情況時瓦解垮台。(譯者:Jui Hung Chang)
(按:本文原文完稿於1935年10月22日,並於1936年1月4日發表在《新激進份子》第一卷,第2號,第3頁。其中,托洛茨基分析了宗派主義和中派主義趨勢在革命運動中的作用。譯者:k2e4z7x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