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顧

我們為什麼要研究布爾什維克主義的歷史?

本序文原著於1999年5月,摘自艾倫.伍茲的重要著作《布爾什維克黨史:通往革命的道路》(History of the Bolshevik Party: Bolshevism – The Road to Revolution),全書檢視了列寧和布爾什維克如何在俄國凝聚成一股馬克思主義革命勢力,並探討了當今革命家們可以從中學習到的組織建構教訓。全書將於日後翻譯。

馬赫諾無政府主義者、喀琅施塔得事件和俄國農民在革命後俄國的地位

根據進來對新發現的蘇聯文件所做的研究,現在有更多關於俄國革命後早期歷史的文獻被公諸於世。而這些新文獻對於圍繞在喀琅施塔得(Kronstadt)「叛亂」、農民起義、當時的俄國無政府主義者等種種迷思也作出澄清。現有的新材料證實了列寧和托洛茨基對這些事件的解釋。盡管有人企圖誣蔑布爾什維克,但如黑格爾所言:事實總是具體的。(按:本文原文發表於2005年7月19日)

中國:從革命到天安門

三十年前,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學生運動被所謂的人民解放軍以暴力清場所結束。在大約六個星期的時間裡,幾十萬,甚至一度超過一百萬的,學生,工人,共產黨員和北京居民湧入並占領了天安門廣場,而在四十年前,毛曾在這裡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按:本文原文發表於2019年6月4日。譯者:k2e4z7x9)

托洛茨基對人民陣線主義的批判

人民陣線一詞是在1930年代創造的,指的是工人政黨(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政黨)與所謂的「進步」資產階級政黨(自由派,共和黨,激進派等)結盟。示範這一政策的兩個經典例子是在法國和西班牙。1931年和1936年,西班牙社會黨(PSOE)再次與資產階級政黨組成聯盟。1936年在法國也發生了同樣的情況。共產黨也是這些人民陣線的一部分。共產黨和社會黨的領導人在阻止工人階級的革命運動中都扮演了危險的角色。這為反動派的勝利奠定了基礎。而在西班牙,這導致革命葬送在佛朗哥手中。(按:本書單原發表於2000年)

「戰鬥派」是怎樣建成的?又是怎樣被摧毀的?

(按:本文原文發表於2005年7月18日,旨在闡明曾經是英國最大的托派革命團體「戰鬥派」的興衰史。本文作者與後來成立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International Marxist Tendency,IMT)的同志們,曾經是「戰鬥派」和工人國際委員會(Committee for a Workers’ International,CWI)的創始成員,卻於1992年被CWI多數派開除會籍,後自立門戶。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5年工黨內部科爾賓現象發生的10年前,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英國支部就已預期到工黨基層終將激進化,不同於工國委和其他左派團體認為激進化的群眾不會進入工黨的觀點。工國委遂於2019年爆發大分裂,而國馬趨的組織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穩健成長。)

第四國際(Fourth International)的緣起與衰退——以及英國托派如何企圖阻止它的衰亡

二戰以後,當時的第四國際(Fourth International)的領導階層完全迷失了方向。這些領導階層無法理解當下的情況,而這標誌著第四國際這個國際革命組織走向終結的開端。

不過,在簡單分析第四國際最終崩潰的原因之前,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引用自當時的第四國際領導階層的一份文件中的重要言論。請讀者們記得,這其中的所有內容都寫於1946年,當時正逢資本主義正要進入其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而蘇聯也因二戰而變得非常強大。我們相信,這些言論能夠體現第四國際領導階層的觀點。 (按:本文原文發表於2004年10月26日。譯者:Kostya、劉若望、Lou)

《官僚主義或工人政權?》(Bureaucratism or Workers’ Power)

為了紀念俄國革命五十週年,泰德.格蘭特(Ted Grant)和羅傑.西爾弗曼(Roger Silverman)在1967年時寫作了《官僚主義或工人政權?》這份文件。文中除了清楚描述斯大林官僚主義當時面對的嚴峻挑戰,也在當時所有人,不論左派或右派,都還將斯大林主義下的俄國視為一個不可動搖的龐然大物時,就充分地預言,它將在未來某個不可避免的情況時瓦解垮台。(譯者:Jui Hung Chang)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