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分析的巴西勞工黨(Partido dos Trabalhadores)在當地透過革命路線成功成為全國性的階級黨後,也是因為黨魁盧拉本人的改良主義觀點,而讓勞工黨逐漸失信於巴西工人階級,現在他們更是以同資產階級政黨組閣的方式在捍衛巴西資本主義。
幾十年來,美國汽車工人的工資不斷下降,工作條件不斷惡化。但現在這些工人表示情況已經「忍無可忍」,因此,美國15萬名汽車工會的工人正在準備罷工行動,因為他們與這些公司的合約將於9月14日到期。
位於桃園市觀音區、由美國資本投資的科慕公司突然宣布穩定營運的觀音廠停工,致使259名工人突然面臨失業。失業工人其中不乏中高齡勞工,突襲停工會使他們馬上面臨生計問題。
身為馬克思主義者的我們當然要給予美國演員和同時在抗爭的編劇工會支持,並希冀工會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在臺灣的演藝圈內,演員們遭受到的是更加慘烈的工作環境,更低的薪水以及更長的工作時數,而我們也絕對支持在臺灣的演員和影視業工作者們爭取自己更好的待遇
從這場罷工的成功和侷限中,我們可以學到更廣泛、重要的工運經驗。
明尼亞波利斯罷工展現了美國托洛茨基主義的年輕力量在為工人爭取利益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在不到一周的時間裡,伊朗全國範圍內爆發了一場罷工。從4月21日石油天然氣部門的18個工作場所開始,罷工的影響現在已經擴大到涉及采礦、鋼鐵和石油天然氣部門的100多個工作場所。
德國兩大工會組織——威爾第工會(Ver.di)與鐵路和運輸工會(EVG)發動該國30年來最大規模罷工,導致交通系統完全陷入癱瘓,全國上下為之震撼。
在文革失敗、資本主義在中國逐漸復生的40余年後,難免有人向過去的革命投去驚鴻一瞥,但是正如馬克思所描述的十九世紀革命,當代的革命也是如此:“它在破除一切對過去的事物的迷信以前,是不能開始實現自身的任務的。”
在今年的2/1 日,英國爆發了十年以來最大的罷工浪潮- 將近五十萬名屬於不同工會的勞工,包括老師,火車司機,保全等等,全部停止工作並上街抗議非常惡劣的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