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伍茲的新書《馬克思主義視角下的哲學史》(History of Philosophy)業已由韋爾雷德出版社(Wellred Books)隆重出品。我們在下面發表該書導言的節選,解釋為什麼革命的馬克思主義者應該研究哲學史,以及早期思想家,特別是對生活在資產階級時代的革命、青年階段的哲學巨匠的給予馬克思主義的巨大影響。
我們隆重發行《捍衛馬克思主義》(In Defence of Marxism)雜誌中文版!
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隆重推出重新發行的《捍衛馬克思主義》理論雜志。它將翻譯成多種語言,來自世界各地的讀者都可以訂閱。實體的刊物每年將發送四刊。讀者們也可以選擇訂閱電子版,直接發送到你的電子郵箱內。新雜志將於7月16日開始發行,但您今天就可以開始訂閱英文版了!
以下是我們為希望研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的讀者們提供的學習指南,作為個人學習或是組織讀書會的參考!
本文是艾倫·伍茲在第一國際創建150週年發表的文章。追溯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參與建立的國際工人協會的始末,以及其對後世的影響,和今日馬克思主義者仍然需要完成的任務。
我們在此提供一份《過渡綱領》的閱讀指南,它可以幫助同志們理解和消化托洛茨基這篇經典馬克思主義文章中所蘊含的關鍵理念。
一直以來,「國家」的問題對馬克思主義者而言,都是最基礎性的課題。這個課題在某些最重要的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中,也是佔了主要的地位,如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The Origin of the Family,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tate),以及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The Eighteenth Brumaire of Louis Bonaparte)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即列寧——譯者注)對克魯泡特金很敬重。他說克魯泡特金的論法國革命的書,是有關議題的著作中第一本聚焦於普通群眾的作用的。在我們談話的時候,列寧表示希望會見克魯泡特金。
二十年前,強大的斯大林主義極權警察國家,在群眾運動浪潮的壓力下紛紛倒下。斯大林主義的崩潰是一個戲劇性事件,也是世界歷史的轉折點。但回想起來,它將被視為更具戲劇性時代的前奏:世界資本主義的進入垂死痛苦的時代。(編按:本文為《保衛馬克思主義》網站主編艾倫.伍茲(Alan Woods)為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印尼支部出版發行的《過渡綱領》印尼版所寫的序言,原文於2012年5月15日發表)
本序文原著於1999年5月,摘自艾倫.伍茲的重要著作《布爾什維克黨史:通往革命的道路》(History of the Bolshevik Party: Bolshevism – The Road to Revolution),全書檢視了列寧和布爾什維克如何在俄國凝聚成一股馬克思主義革命勢力,並探討了當今革命家們可以從中學習到的組織建構教訓。全書將於日後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