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進來對新發現的蘇聯文件所做的研究,現在有更多關於俄國革命後早期歷史的文獻被公諸於世。而這些新文獻對於圍繞在喀琅施塔得(Kronstadt)「叛亂」、農民起義、當時的俄國無政府主義者等種種迷思也作出澄清。現有的新材料證實了列寧和托洛茨基對這些事件的解釋。盡管有人企圖誣蔑布爾什維克,但如黑格爾所言:事實總是具體的。(按:本文原文發表於2005年7月19日)
人民陣線一詞是在1930年代創造的,指的是工人政黨(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政黨)與所謂的「進步」資產階級政黨(自由派,共和黨,激進派等)結盟。示範這一政策的兩個經典例子是在法國和西班牙。1931年和1936年,西班牙社會黨(PSOE)再次與資產階級政黨組成聯盟。1936年在法國也發生了同樣的情況。共產黨也是這些人民陣線的一部分。共產黨和社會黨的領導人在阻止工人階級的革命運動中都扮演了危險的角色。這為反動派的勝利奠定了基礎。而在西班牙,這導致革命葬送在佛朗哥手中。(按:本書單原發表於2000年)
(按:本文原文於1962年10月刊登於英國《社會主義抗爭報》第4卷第9號)
(按:以下這封信寫於1920年8月,在共產國際第二和第三次代表大會之間。托洛茨基當時竭力地幫助法國共產黨爭取法國工運內具有革命意識的無政府工團主義人士。本文收錄於《共產國際首五年》(First Five Years of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文集。以下譯文由英譯版轉譯成中文。)
為了紀念俄國革命五十週年,泰德.格蘭特(Ted Grant)和羅傑.西爾弗曼(Roger Silverman)在1967年時寫作了《官僚主義或工人政權?》這份文件。文中除了清楚描述斯大林官僚主義當時面對的嚴峻挑戰,也在當時所有人,不論左派或右派,都還將斯大林主義下的俄國視為一個不可動搖的龐然大物時,就充分地預言,它將在未來某個不可避免的情況時瓦解垮台。(譯者:Jui Hung Chang)
(按:本文原文完稿於1935年10月22日,並於1936年1月4日發表在《新激進份子》第一卷,第2號,第3頁。其中,托洛茨基分析了宗派主義和中派主義趨勢在革命運動中的作用。譯者:k2e4z7x9)
2020年8月20日,是列夫.托洛茨基被暗殺80週年紀念日。為了紀念他的生平和作品,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將組織一次網上集會,就這位革命巨人進行談話、視頻和討論。在本次活動之前,我們將在《保衛馬克思主義》網站上重新發布托洛茨基本人及其相關的材料,首先便是艾倫.伍茲的這本小冊子。(按:原文最初出版於2000年。)
英國的托洛茨基主義,在官方的托洛茨基主義組織所走過的道路上已經陷入僵局;對於發展一種紮根於群眾的健康革命趨勢組織,已經沒有任何前進的可能了。(按:這封公開信由泰德.格蘭特寫於他被第四國際英國支部開除之後,於1950年九、十月左右發表。譯者:洪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