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生共产党在2025学生会选举中掀起波澜
过去,大多数大学生对学生会选举兴趣缺缺,认为这只是一场无关痛痒的形式作秀,不过是当选者用来美化履历的工具罢了。毕竟,学生会的决策往往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所产生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危机冲击英国大学,造成预算与教职人员的大规模削减,学生与教职员对现状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更令人愤怒的是,许多大学至今仍与军火商合作,为以色列提供对加萨平民的弹药。面对这些迫切议题,理应代表学生意志的学生会干部却大多视若无睹,毫无作为。
在此情况下,卡地夫与谢菲尔德大学的革命共产党学生支部趁势而起,透过选举运动向学生提出了另一种解方:若要真正反对资源削减、切断与军火商的关系,就必须大规模动员学生与教职员,共同抗争。
这些学生共产党人参选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当选,而是希望将共产主义的理念传达给更广大的学生群体。
大学时期对许多人而言,是人生中第一次喝酒、第一次投票、第一次正式进入社会的时期。众所周知,儿童与青少年是社会中最受压迫的群体之一,即使他们无法清楚表达自己遭遇的不公,但几乎每位学生在踏入大学时,都会有一种「事情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的直觉。
然而,即使是较进步的学生,他们所构想的「改变」,往往仍侷限于自由民主的政治框架中。许多学生甚至从未听过共产主义,即使听过,也大多因为早年教育灌输的反共思想而对其抱持极为负面的印象。
即便如此,无论是不是共产党人,越来越多学生都同意:资本主义已是系统性的毒瘤,改变势在必行。因此,革命性的学生共产党人肩负著一项重要任务:要清楚向同侪说明,今日诸多危机的根源正是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而这个体制无法被修补,只能彻底打倒。
事实上,许多原本对学生会选举冷感的学生,在理解共产党候选人的政见后,纷纷改变立场而投下支持的一票。在卡地夫大学,革命共产党候选人艾莉丝·尼可森(Alice Nicholson)获得984票;在谢菲尔德大学,共产党也获得360票,两校皆占总投票数约10%。这显示出,年轻世代对共产主义的兴趣正在升温,因为他们逐渐看清,资产阶级政党根本不可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样的革命诉求。在卡地夫,其他候选人便以反共言论反击,声称共产党候选人意图「破坏学生民主」。而在谢菲尔德,一位正发表政见演说的同志,才刚开始呼吁校园与军火商切割,便被一位工程学教授强硬打断并要求离场。
这样的反应说明了,大学这个长期以来被视为自由进步的空间,如今正逐渐抛下伪装,毫不掩饰其对帝国主义体制的效忠。教授们无法咬喂养自己的手,这对他们而言毫无利益可言。
尽管如此,对于这些年轻的共产党人而言,这次选举仍是一个重大的进展。他们不但吸引了许多潜在的新成员,也透过社群媒体声量,获得上各大播客与讲座平台宣传与辩论理念的机会。
我们台湾的共产党同志也能从英国革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中学习。许多我们的成员同样是大学生,而大学正是革命思想孕育的温床。虽然由于台湾与中国关系复杂,社会普遍对共产主义有着极强的条件反射式排斥,但台湾学生也同样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困境——生活成本飙升、贫富差距扩大、住房问题严重,这些现象与英国如出一辙。
作为一个成员数量仍有限的组织,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扩大组织规模。我们可以效法英国同志的作法,善用各种能让我们发声的平台,去打破社会对共产主义的错误想像,激发学生对于革命改变的渴望。若没有人力,就难以筹措资金,进一步也无法有效支援各工会及其他反抗资本主义体制的组织。
建立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扎实理解的组织,无疑是一项耗时且艰钜的任务。通往革命的道路必须奠基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否则组织将失去方向。我们必须营造一个能进行严谨而真诚对话的环境,好让未来的同志在理论与实践中,共同迈向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