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乌克兰战争引起了很多关注,但一场同样重要的冲突正在太平洋地区发展,且关系到在未来谁将会统治这个关键地区:是美国还是中国?
本文原文发表于2022年2月11日。由于后来乌俄战争的爆发而延迟发表译文。虽然战争加速了文内所提及的许多进程,但我们仍然认为世界整体的局势仍然中肯地被本文描述。
俄罗斯总统普丁承认乌克兰东南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并派遣俄罗斯「维和」部队进入这两个地区。这代表了俄罗斯和西方帝国主义之间冲突的显著升级。这场冲突背后有什么利益,国际劳工运动对其的立场又应该是什么?
卢森堡这位伟大的革命烈士经常被歪曲为俄国十月革命的反对者,并被认为是代表某种「柔和的」、「反威权的」马克思主义,而非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的马克思主义理念。但正如佛莱德·伟斯顿和杨进在以下文章中所解释的那样:现在是澄清这些关于卢森堡的众多神话的时候了。
缅甸革命在经过群众数月的英勇斗争后,已经退潮。该政权对群众进行了残酷的镇压,而抗议运动则从大规模罢工示威转为小规模武装冲突。问题在于:革命为什么会走到这里,我们作为革命家有什么可以吸取的教训?
在六四事件32周年之际,我们为读者们推出了一份阅读指南,从马克思主义而不是中共官方或是西方资产阶级的角度来看待这起事件的历史重要性。
缅甸军方的残暴已经证实工人阶级必须武装起来,才能够推翻独裁政权。
缅甸群众不顾军方大规模逮捕和已经残杀书十人,仍在继续抵抗军政府。自军方夺取缅甸政权一个多月以来,情势仍未能恢复任何表面上的稳定。相反,随着一个工会联盟组织了第二次总罢工以回应军方的持续镇压,阶级紧张局势正在加剧。
上周一(2月22日),从缅甸北部的密支那到靠近中国边境的八莫,再到中部的奈比多,群众在全国各大城市内走上街头,明显表明了他们对2月初发动的军事政变的强烈愤怒和反对。人民所发起的总罢工更瘫痪了缅甸社会。
缅甸的政变引发了一场具革命性规模的运动。人民群众阻止军方夺权的决心可以从已经发动的广泛和日益增长的罢工和抗议运动中看出。军政府显然低估了他们将面临的反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