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與巴基斯坦再陷衝突:唯有階級鬥爭能終結所有戰爭
宿敵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爆發了新一輪衝突,雙方目前都宣稱自己取得了勝利。5月7日凌晨,印度空軍對巴基斯坦及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發動了九次襲擊。作為報復,巴基斯坦聲稱擊落了五架印度戰機,但印度對此予以否認。
印度宣稱,其襲擊目標是巴基斯坦境內的恐怖組織「虔誠軍」(Lashkar-e-Taiba)和「穆罕默德軍」(Jaish-e-Muhammad)的營地,這些組織曾對印度發動多次恐怖襲擊。巴基斯坦則表示,這些襲擊造成26人死亡、46人受傷,襲擊地點包括巴基斯坦多個城市及「自由」克什米爾(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其中包括拉合爾附近的穆裡德凱(Muridke)。遇難者中包括聯合國列名的恐怖分子馬蘇德·阿扎爾(Masood Azhar)的多名家人和親信。
巴基斯坦聲稱擊落了參與襲擊的五架印度戰機,包括三架「陣風」(Rafale)戰機、一架米格-29(MiG-29)和一架蘇-30(Su-30)。巴基斯坦還誓言將在未來全力回應這些襲擊。在這些空襲期間,雙方沿實際控制線(Line of Control,即印度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的實際邊界)發生了激烈炮擊。雙方均聲稱給對方造成了重大損失。
這些襲擊發生在幾周前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帕哈勒加姆(Pahalgam)旅游景點發生恐怖襲擊之後,那次襲擊造成26人死亡。印度將此次屠殺歸咎於巴基斯坦。印度總理莫迪曾誓言為此次恐怖襲擊復仇,並在隨後的幾周內進行了準備。
RCP’s statement on Pak-India war#IndiaPakistanWar pic.twitter.com/7piiOnZqIf
— Inqalabi Communist Party (@rcipakistan) May 7, 2025
帕哈勒加姆(Pahalgam)襲擊事件後,印度宣布將單方面暫停《印度河水資源協定》(Indus Water Treaty),該條約是兩國分配河流水資源的基礎。這項由兩國於1960年簽署、由世界銀行擔保的條約,曾在多次戰爭和襲擊中得以維持,但如今成為這場衝突的首個犧牲品。雙方還宣布了多項報復措施,包括禁止對方航空公司的飛機飛越各自領空。
在兩國國內,政府官員和部長們發表聲明,煽動戰爭狂熱。主流媒體陷入瘋狂,新聞主播在電視屏幕上怒斥對方,威脅通過核毀滅和征服徹底摧毀對方。然而,這些言論遭到工人階級的厭惡和抵制。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工人群體表達了對和平與相互尊重的渴望。另一方面,許多流氓分子和中產階級沙文主義者卻在大談血腥復仇,而他們自己卻在舒適的臥室裡過著奢華生活。
兩國的統治者還在國際上展開游說,全球主要大國,包括美國和中國,都發表了聲明,並通過外交手段維護自身在該地區的利益。聯合國安理會於5月6日召開緊急會議,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別陳述了自己的立場。然而,一如既往,這個軟弱無力的機構,作為帝國主義大國的工具,未能采取任何有效措施來遏制這場狂熱。
衝突背後的構成因素
這些事件發生後,緊張局勢並未完全平息。雙方為維護自身利益可能采取報復行動,衝突仍有進一步升級的風險,導致戰事持續推進。鑒於印度和巴基斯坦均為核武國家,國內外各方紛紛呼吁保持克制。然而,地區力量平衡不穩,戰爭升級的風險依然存在,盡管根據局勢可能出現延遲、暫停或新的衝突起點。
過去八十年間,印巴之間的敵對從未徹底停止,但當前衝突的激化有多種原因。其中最關鍵的是兩國政權內部危機的加劇。兩國工人階級對其統治者普遍心懷不滿。這種不滿迫使雙方統治者瘋狂挑起外部戰爭,以提升國內支持率,從而在宣揚勝利和擊敗敵人的熱潮中,繼續掠奪本國民眾,鞏固權力。
在印度,莫迪對即將到來的比哈爾邦選舉深感憂慮,他擔心自己會輸掉這一重要邦的選舉。他正利用戰爭狂熱重新吸引選民,這些選民因貧困、失業和疾病問題日益厭惡莫迪及其聯盟伙伴、比哈爾邦首席部長尼蒂什·庫馬爾(Nitish Kumar)。

莫迪此前曾成功使用這一策略。2019年,印度大選前幾周,莫迪對巴基斯坦境內發動了「外科手術式打擊」,聲稱摧毀了多個恐怖分子營地和訓練中心。當時,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普爾瓦馬(Pulwama)發生的恐怖襲擊被用作此次行動的借口。巴基斯坦則予以反擊,擊落了一架印度戰機,並俘虜了一名印度飛行員,幾天後將其釋放。
當時,巴基斯坦宣稱取得了勝利,而莫迪及其政黨則利用衝突在選舉中大獲全勝。這一勝利還有其他原因,最重要的是反對派的軟弱和徹底妥協,尤其是共產黨未能提出革命性的替代方案,也未有效攻擊印度資產階級。盡管如此,莫迪的戰爭叫囂為印度統治精英提供了一個有效的策略。
現在,莫迪再次利用對巴基斯坦的戰爭來挽救其日益下降的民意支持和選民基礎。2024年上一次大選中,他的民意下滑已暴露無遺,其政黨在人民院(印度議會下院)失去了多數席位,不得不依靠聯盟伙伴組閣。
比哈爾邦是印度最重要的邦之一,人口約1.3億。莫迪的盟友、比哈爾邦首席部長尼蒂什·庫馬爾自2015年以來一直掌權,但現在擔心即將到來的選舉可能失利。比哈爾的失敗可能成為莫迪政治生涯終結的起點。為避免這一局面,他正全力以赴,動用一切可用手段。
莫迪的弱點還體現在他同意進行種姓普查上,這是印度國民大會黨等反對黨提出的要求,而莫迪及其政黨此前強烈反對。反對黨提出這一問題是為了討好低種姓選民,承諾通過分配更多政府職位名額來吸引他們的選票。現在,莫迪在這個問題上做出180度轉變,試圖扭轉選舉局勢。
南亞局勢:力量平衡的角逐
過去十年,美國帝國主義與印度建立了更緊密的戰略聯系,高度依賴印度在印太地區對抗中國。這使得莫迪對實力較弱的巴基斯坦更加大膽。巴基斯坦自建國以來一直是美國帝國主義的附庸,但自2021年美國從阿富汗恥辱撤軍後,其對美國的重要性顯著下降。
巴基斯坦國防部長哈瓦賈·阿西夫(Khawaja Asif)最近在接受一家外國電視台采訪時談到了這一點,並提及巴基斯坦在支持恐怖主義方面的角色。他承認,巴基斯坦確實支持過恐怖組織,但這是在為美國和英國做「髒活」,是一個錯誤。
然而,他並未解釋是誰授權政府從事這些「髒活」,以及為何犯下這一「錯誤」的人仍掌權,未受巴基斯坦法律懲罰。事實上,這反映了巴基斯坦統治階級對美帝拋棄他們的挫敗感,因為美國轉而支持印度。作為回應,巴基斯坦被迫越來越依賴中國,以在戰略上更好地對抗印度。
莫迪正利用這一局勢提升印度在南亞地區的影響力,以對抗中國日益增長的勢力。隨著國際力量平衡的變化,以及中國作為具有帝國主義野心的世界大國崛起,與美國的利益發生衝突,印度洋和南亞的權力平衡也發生了顯著變化。
中國在南亞各國持續擴大影響力,在尼泊爾、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和馬爾代夫建設大型項目。在巴基斯坦,中巴經濟走廊(CPEC)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旗艦項目。根據中國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巴基斯坦是全球對中國欠債最多的國家。
中國還宣布將在西藏建設世界上最大的水壩,這將嚴重影響流經印度東部的布拉馬普特拉河(Brahmaputra River)的水量。這一切導致印度與中國關系更加緊張。然而,與此同時,兩國雙邊貿易正在增長,接近每年1500億美元,雙方在經濟上也變得更加相互依賴。
莫迪對工人階級的猛烈打壓
對莫迪的國內最大挑戰是印度工人和農民運動的持續壯大。這些運動不斷發展,先前已計劃於5月20日發起全國總罷工,並為此籌備了數月。過去幾年內已經有多次總罷工,而群眾對莫迪政權的憤怒與仇恨每次都在加劇,已接近爆發點。事實上,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印度經濟看似耀眼的經濟成績反而為這種憤怒火上澆油,可能很快就會徹底爆發。

孟加拉國雖然經濟規模遠小於印度,但在其總理謝赫·哈西娜(Sheikh Hasina)領導下,曾被視為「崛起之虎」,經濟快速增長。然而,出乎許多人意料,一場大規模群眾運動突然爆發,推翻了該政權。
印度也可能出現類似局面。盡管莫迪誇耀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並宣稱印度已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但今年這種泡沫可能破裂。
事實上,川普對中國發起的關稅戰正惠及印度,蘋果等多家公司將業務轉移至印度。但這也導致印度工人遭受更嚴重的剝削,莫迪政權通過新的反勞工法律對工人階級發起殘酷打壓。這種局面可能推動工人階級運動采取更激進的行動對抗政府。
2021年,一場聲勢浩大的農民運動已迫使莫迪做出讓步,他不得不廢除為討好大企業而制定的苛刻農業法案,這些法案摧毀了全國數百萬農民及其家庭的生計。
莫迪還通過削減工資、大規模私有化、裁員和打壓工會化運動,對印度工人階級展開猛烈攻擊。這助長了印度資產階級的無盡剝削,其財富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在莫迪執政十余年後,印度最富有的1%人口擁有全國超過40%的財富,而最底層的50%人口僅占3%。至少1.29億印度人生活在極端貧困中。莫迪利用這場戰爭將工人階級的憤怒轉移到外國敵人身上,宣稱這是對恐怖主義的勝利,以繼續為印度資產階級服務,縱容其對國家的掠奪。
在這方面,印度共產黨表現可恥,發表了支持莫迪政策的沙文主義聲明,直接落入其圈套。印度共產黨(CPI)聲明稱:「我黨認為,印度別無選擇,只能對恐怖主義根源做出堅決回應」,並祝賀莫迪采取了「審慎且非升級性的做法」,隨後還呼吁莫迪政府團結各方,共同對抗恐怖主義!
The two main Communist parties in India have taken a national chauvinist position and rallied around their own reactionary ruling class and government. Shame. pic.twitter.com/iMPl7xkplM
— Jorge Martin ☭ (@marxistJorge) May 7, 2025
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據稱是共產主義政黨中較為左傾的一派——同樣贊揚政府,甚至呼吁對巴基斯坦政府施加更多「壓力」,並要求政府采取更多行動以確保「國家完整」。這是對共產主義政黨國際主義義務的背叛,共產主義政黨應反對本國統治階級的鼓吹戰爭和沙文主義,並支持克什米爾人民的自決權。
巴基斯坦統治階級的態度
另一方面,巴基斯坦統治階級從這場戰爭中獲益甚至超過莫迪,他們利用衝突鎮壓國內日益高漲的群眾運動。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指令下,巴基斯坦經濟陷入深淵,國家多次瀕臨破產。
為了繼續掠奪民脂民膏,統治階級與國際金融機構對工人階級發起猛烈攻擊,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私有化醫院、學校和大學。這些行業的工人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抗議運動。就在印度發起行動前一天,旁遮普省多個城市爆發大規模抗議,數千名醫院工作者,包括年輕醫生,參與其中。
全國範圍內還有其他眾多群眾運動,包括俾路支人民反對國家壓迫和民族壓迫的運動。盡管政府動用大規模軍事行動,殺害和綁架數千人,摧毀整個社區,但仍未能壓制這一運動。相反,這些行動和逮捕激起了俾路支省更多的群眾抗議。
俾路支人民的群眾運動還揭露了某些武裝團體的破產本質和反動角色,這些團體聲稱是為民族解放和對抗巴基斯坦軍隊而戰。近期,賈法爾快車上發生的綁架事件——該列車載有數百名乘客,包括軍方人員——被一些人認為是近期事件的導火索。

巴基斯坦指責印度支持俾路支游擊隊,並揚言報復。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帕哈爾甘事件可能是巴基斯坦對綁架事件的回應。然而,對巴基斯坦統治階級而言,真正的威脅並非這些據稱由印度和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支持的武裝團體,而是俾路支省數萬民眾參與的群眾運動。
近期,信德省因新建運河和河流水資源問題爆發了另一場群眾運動,對統治階級構成新的威脅。巴基斯坦政府計劃在印度河上修建六條新運河,其中部分運河主要為喬利斯坦沙漠地區供水。
這一耗資40億美元的企業農業項目由軍方主導,並得到世界銀行支持。它將嚴重影響信德省和旁遮普省本已缺水的農民。向新運河分水將摧毀數十萬農民的生計。
巴基斯坦政府已對農民發起空前攻擊。種植小麥等主食作物的農民因被迫以低於成本價出售而破產。
這一局面在信德省引發了群眾運動。從4月16日開始的抗議封鎖了連接信德省和旁遮普省的全國主要交通干線,導致全國貨物運輸停滯數周。盡管執政聯盟主要伙伴——在信德省執政的巴基斯坦人民黨(Pakistan People’s Party)——全力應對,政府仍未能解決問題。
運動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信德省民眾走上街頭,譴責軍方將領和人民黨的背叛行徑。盡管人民黨和其他政黨試圖將運動引向針對旁遮普省的民族主義仇恨,但收效甚微。
最終,政府被迫接受抗議者的訴求,但謊稱這並非迫於運動壓力,而是因為莫迪單方面宣布取消《印度河水協定》。在此背景下,人民黨領導人比拉瓦爾·布托(Bilwal Bhutto)激烈抨擊莫迪,宣稱「要麼我們的河水繼續流淌,要麼讓他們血流成河」。
與此同時,他和人民黨卻通過榨取數百萬農民和工人的血汗中飽私囊。這場戰爭無疑幫助他及其執政聯盟同僚轉移了工人階級的怒火。
克什米爾的群眾運動
與此同時,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也正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群眾運動。在過去一年中,數萬民眾兩次走上街頭,給予統治階級沉重打擊。
在克什米爾人民行動委員會的領導下,當地民眾成功抗擊了物價上漲,迫使政府大幅降低電價和面粉價格。運動前,阿扎德克什米爾地區的電價每單位超過50盧比,如今降至3盧比。這場運動勢頭依然強勁,5月13日,運動計劃將在穆扎法拉巴德市舉行另一場群眾集會,紀念被巴基斯坦政府殺害的運動烈士一周年。
這場運動在印度占領的克什米爾地區也引發熱烈討論,激勵了民眾新一輪反對印度政府壓迫的群眾動員。
莫迪自誇通過其高壓手段「解決」了克什米爾問題。他吹噓通過2019年廢除印度憲法中有關克什米爾的特殊條款,並隨後實施宵禁和大規模逮捕,成功鎮壓了克什米爾的群眾革命運動,這些措施持續多年。
克什米爾仍駐扎著大量武裝部隊,但莫迪政府試圖通過恢復旅游業和商業活動來營造「正常化」。盡管通過所謂「選舉」建立了一個(實則軟弱的)地方政府,克什米爾仍有可能爆發新一輪群眾運動,特別是受到阿扎德克什米爾和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人民行動委員會運動的啟發。
各方利用克什米爾問題
克什米爾問題再次被兩國統治階級利用於這場戰爭,用以攻擊本國及克什米爾的工人階級,並延續對克什米爾的占領。

只有兩國工人階級的聯合行動才能挫敗這些目標和意圖。遺憾的是,兩國的共產黨和左翼勢力完全向統治階級屈服,他們在克什米爾問題和戰爭上的立場與國家及執政黨毫無二致。
事實上,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沒有任何政黨和領導人敢於談論推翻資本主義及其國家機器,而這正是該地區人民被迫忍受的所有戰爭、民族壓迫和恐怖主義的根源。
二戰後,印度次大陸的分裂以及隨後建立的資本主義國家只讓兩國的統治階級和世界帝國主義列強受益。兩國的工人階級依然生活在極端貧困中,飽受失業和苦難折磨,而兩國的富人卻過著極盡奢華的生活。兩國統治階級多次發動針對彼此的戰爭,導致數千人喪生。即使不在交戰狀態,他們也在為戰爭做準備,擴充軍備,代價卻是讓數百萬人陷入飢餓和貧困。
局勢已發展到兩國均擁有核武器和最先進的武器裝備,但每年仍有數十萬人因飢餓和缺乏藥品在兩國喪生。為了繼續掠奪民脂民膏,這些統治階級利用宗教、民族主義等偏見的政治手段煽動支持,維持這一基於剝削的體制。
要終結這些戰爭,兩國工人階級必須奮起反抗本國統治階級,推翻作為一切流血和恐怖主義根源的資本主義制度。
5月20日,預計超過2.5億印度工人和農民將舉行全國大罷工。這是一個關鍵時刻,罷工領導層可以提出工人階級團結的綱領,徹底終結這些戰爭,並對莫迪及其政權發起階級鬥爭。除了工人和農民的直接訴求外,還必須加入政治訴求,抨擊印度資產階級的剝削及其階級利益。
與此同時,巴基斯坦工人可以舉行聲援抗議和集會,提出同樣的訴求,呼吁結束這場戰爭,並對得到世界帝國主義列強支持的巴基斯坦統治階級發起階級鬥爭。
只有席卷印度次大陸的社會主義革命才能為工人階級指明出路,徹底消除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人為邊界,糾正分裂的罪行。只有南亞社會主義聯邦才能確保戰爭、貧困、失業、苦難以及克什米爾壓迫的終結。這場革命將為整個地區開啟繁榮與發展的時代,成為席卷全球、將資本主義從地球上抹去的社會主義革命的起點。
印度和巴基斯坦工人階級團結萬歲!
要階級戰爭,不要民族戰爭!
邁向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社會主義革命!
邁向南亞社會主義聯邦!
全世界的無產者,聯合起來!
《火花》是革命共產國際(RCI)的台灣網站。我們是一個為世界各地社會主義革命奮鬥的革命馬克思主義組織。如果您認同我們的理念並有興趣加入我們,可以填寫「加入我們」的表格,致信marxist.tw@gmail.com,或私訊「火花-台灣革命共產主義」臉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