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失控的疫情——在社會謀殺與官狀病毒之間的資本主義危機
香港第五波疫情自2021年12月末起開始,於1月末左右開始大範圍社區傳染,此後感染、死亡人數不斷上升。 3月3日,日增感染案例達到76000人(大約是香港人口的1%),達到香港新冠疫情以來最高峰。 根據官方報告,截至29日,第五波疫情已積累112.3萬宗陽性案例。 3月28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承認「常理都知道不應該只有100萬」 ;她以近日被圍封強制檢測的大埔廣福村4幢大廈中,25%居民感染的比例推算香港人口,即全港約180萬人感染。 根據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政府顧問梁偉卓3月22日推測,香港實際感染人數應在440萬以上。 截至3月29日,第五波疫情死亡人數達到7358人,佔全港人口的千分之一。 3月16日雅虎新聞報導,由於深圳封城期間陸路交通關閉,200-300的日增死亡人數超過了當日全港庫存,棺材供不應求;火葬場更是24 小時運作。
除了疾病直接帶來的衛生方面影響,疫情的經濟影響一樣嚴重。 疫情當下,無數業主大受損失,更有甚者直接破產。 香港最知名的連鎖藥店之一萬寧不得不暫時關閉數十家門店。 香港一家餐廳的負責人哈山(Syed Asim Hussain)2月接受BBC採訪時指出,他們的生意大跌,只剩下平日的5%到10% 。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1月25日表示,禁止晚間堂食的防疫措施實施后,餐飲業1月生意下降四成。 無產階級同樣大範圍受到影響,黃家和三月表示,全港三千多家餐廳關門,六萬員工短期、長期失業;香港失業率由3.9%上升至4.5%。 3月23日,香港政府著手準備發放每人1萬元的臨時失業支援金,申請首日便有近10萬人申請,截至26 日已有16萬人申請。
疫情下更是出現了搶購潮、離港潮。 3月初,由於傳出政府有封城計劃的消息,蔬菜、水果、肉類、藥品、抗疫用品等商品被一搶而空。 部分超市被迫放出限購令。 香港連鎖超市百佳部分限購米、罐頭食品、麵食、盒裝雞蛋、衛生紙及藥品,每位人單一交易每項類別限購5件。 據香港入境事務處的數據,疫情已經引發自20年疫情以來最大規模的離港潮,2月份的凈離境人數超過7萬。
新冠疫情帶來的危機,不是簡單的公共衛生危機,而是資本主義危機。 新冠疫情作為有長期效應、後果較為嚴重的流行疾病是固然可畏的;不過,世界各地的新冠疫情暴露出的問題不單單是疾病本身可怖、抑或是公共衛生部門治理不力,而是資本主義完全沒有能力處理流行病問題。
群體免疫還是動態清零?
疫情以來,人們時常能聽到各路政壇小醜對「群體免疫」和「動態清零」這兩個詞語爭吵不休。 那麼,馬克思主義者又要怎麼理解這些國家政策呢? 歸根究底,我們所生活的這個社會是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運行的。 面對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庶民、工人階級的生命健康自然並非資產階級政府的首要關心——資本家的經濟利益才是,各國政策的分歧不過是為資本家做長期和短期利益之間的權衡。 在資本主義下,群體免疫不過是為了資本主義的短期經濟利益而進行大範圍的社會謀殺(在這個意義上,美國資產階級就謀殺了一百萬人),而不擇手段的動態清零政策,也不過是為了逼迫工人階級回到被奴役常態的官狀病毒。 就當下的狀況而言,由於世界大多數國家執行放棄抵抗的抗疫政策,能否擺脫疫情已經不是部分政府的強硬政策能夠解決的。
將目光投回香港,我們便能發現一個四不像的尷尬局面。 香港作為國際港口、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在疫情不斷惡化的二月,香港當局向世人表明一點:香港不會封城! 而親中派提出全民檢測同樣最終被香港當局以人手不足、時機已過為由否定。 這些政策很明顯是大多數香港資產階級的願望,正如林鄭在3月18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關於有些金融機構失去耐性,她回應到:她十分重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 理論上來說,檢測的所需要的大量人力(在香港必然需要從本地臨時抽取大量人力)不符合資本主義逐利的生產方式,而封城的經濟後果又必然會導致整個香港資本主義經濟的徹底崩潰。 作為亞洲重要港口、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的危機會蔓延到全世界。 然而矛盾的是,二月份林鄭月娥強調香港當局要堅持「動態清零」政策。 與許多西方媒體(為了掩蓋自己「群體免疫」政策的失敗)批評的「香港動態清零政策」不一,很顯然,香港不封城、不檢測的 「動態清零」與中國大陸的「動態清零」有很大區別。 現狀證明,香港不封城、不檢測的「動態清零」完全是無效政策,幾乎等同於西方的躺平、放棄抵抗。 滑稽的是,3月21日,回答詢問的記者當前的抗疫政策方向時,林鄭一改之前的口吻,稱不希望糾纏於一些特別的形容。
香港資產階級專政的危機
關於第五波疫情在香港的爆發之緣由,新華社3月3日報導:
對於第五波疫情傳播較快、加速上升的原因,香港立法會醫療衛生界議員林哲玄表示,首先,香港的人口密度大,大部分民眾居住空間較小,尤其是住在公共房屋和分租房屋裡的民眾,人際距離很近,容易互相傳染……
我們要在此發問,難道大部分居民居住空間小的現象,不是因為中共在香港鞏固的這座「資本主義天堂」的金融、地產行業綁架了經濟,才導致香港的勞苦大眾的居住空間越變越小嗎? 資本主義的逐利生產方式下,大量流動資本不斷流入獲利率高的行業中,最終流向最保值的行業——房地產。 在地價不斷上漲,工資上漲速率不增反降的香港,無數人被拋向愈來愈艱難的生活處境中,而疫情不過是將這一問題拉上表面並惡化。
住房問題以外,醫療、教育、工時等問題同樣愈發嚴重。為何如此多屆的政府,未曾有一屆政府嘗試處理這些為勞苦群眾所急需改善的生活問題呢? 答案很簡單,政府本身就是資產階級選出來代表他們利益的。 香港資產階級專政的性質比世界上許多資產階級民主國家展現的更明顯。 暫且不談殖民地時期的威權統治,目前看來,香港的政治體制十足地表現出這一點:香港行政長官由北京政權指派;其立法會由資本家(商界)壟斷的功能組別30席、選舉委員會40席獨佔組織權,而群眾能直接參與選舉的地區直選部分不過寥寥20席, 完全無法主導政治;19年區議會選舉,大量資產階級自由派曾在群眾的支援下被選進區議會,然而在《國安法》實行後全數被當局清除出議會;群眾組織、獨立工會、反建制派報紙媒體 同樣被《國安法》強迫解散。 此外,香港工會聯合會這一工賊政黨常年無恥地支持資產階級政府對工人進行鎮壓,更無法代表「打工仔」謀利益。 這些發展無一不表明香港政府的資產階級專制性質。
疫情當下,香港當局已然陷入又一危機。 香港市民對當局的信任度愈發愈低。 香港民意調查所近期的報告顯示:72%市民不滿意特區政府表現,較上月跌15個百分點,創逾兩年來新低。 其中,更有74%人不滿香港經濟狀況。 香港當局已然陷入危機,不過這還不算完。 正如一些媒體指出的,第五波疫情之後很有可能還會再有第六波疫情。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於全世界資本主義的混亂所造成的——資本主義本身就是當今一切無盡恐怖的來源。
大難當頭,出路何在?
自2019年運動的終末以來,香港群眾已經被疫情和北京當局控制下的港府蹂躪數年。 現在病毒終於突破了封鎖,而香港資本主義既有的弊端也隨著疫情的擴散和政府的無能血淋淋地被呈現在群眾眼前。 這一切經驗是塑造新一波反抗的元素。 然而正如我們之前解釋的:透過過去幾年的慘痛經驗,香港群眾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利益和運動頂層的資產階級自由派的利益之間早已是天差地別。 現在群眾需要的,是把這些發展與建立一個有革命社會主義領導的工人政黨的思想連結起來,使香港的工人和青年與中國大陸的勞苦大眾聯合起來,推翻兩地資產階級,爭取真正的民主:工人民主。
《火花》是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組織(IMT)的台灣網站。我們是一個為世界各地社會主義革命奮鬥的革命馬克思主義組織。如果您認同我們的理念並有興趣加入我們,可以填寫「加入我們」的表格,致信marxist.tw@gmail.com,或私訊「火花-台灣革命社會主義」臉頁,謝謝!
期待你们评价一下上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