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紅色立陶宛-自由了嗎?
立陶宛宣布將捐贈台灣2萬劑AZ疫苗,感謝之餘台灣民眾也將目光投注於這個陌生的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外交部長在推特上寫道「熱愛自由的人民應該互相照顧!」,一些普及立陶宛歷史的文章,也著重論述了立陶宛的「獨立」歷史。
把自由與民族主義相連結,確實便於理解,但似乎會略過一些細節,台灣大眾對於立陶宛的紅色年代將仍然陌生。
對於曾經的紅色帝國,除了「反共-獨立-自由」的史觀,我們有沒有其他視角呢?讓我們從二十世紀初開始回顧,並將蘇聯歷史一併拉入視野。
獨立的先聲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立陶宛原是沙皇俄羅斯的領土,在一戰期間被德軍佔領大部分,1918年大戰迎來尾聲,立陶宛議會宣告獨立為立陶宛王國,但德軍仍然留駐境內,導致議會沒有實權,也險在多項法案下被德意志帝國吞併,為了維持獨立地位甚至邀請德國皇室擔任其國王,直至德國十一月革命與大戰結束,其議會始撤銷君主制並建立共和國,這便是立陶宛共和國最初的獨立經驗。
其國境的另一側,有另一個大國,即在十月革命中新生的工人國家-蘇俄,在蘇俄成立時,數個國家從俄羅斯共和國的疆域中獨立,即使這些國家仍是由布爾什維克掌權,但是在列寧主義的理論中,保障弱小民族的民族自決權正是消弭民族衝突的第一步。
在立陶宛的東部,立陶宛共產黨及其政權「立陶宛蘇維埃共和國」與白羅斯合併成立了「立陶宛-白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與立陶宛共和國爆發了爭奪政權的戰爭,但這並非如民族主義史觀下的敘述,是當時尚未出世的蘇聯入侵,而是民族主義的革命者與社會主義的革命者之間的戰爭。
不單是立陶宛,匈牙利與德國巴伐利亞在當時都曾出現過蘇維埃共和國,最早的立陶宛蘇維埃共和國是這一波革命浪潮的產兒,但與其他早產的蘇維埃共和國一樣,消逝在時代浪潮中。
史達林主義扭曲民族政策
1922年俄國內戰接近尾聲,蘇聯正式成立,「蘇維埃」是委員會的意思,蘇聯的國名內沒有任何的民族意涵,其並非俄羅斯民族國家的直接繼承者,在體制上是一個「國家聯盟」,其境內包含的各式各樣「加盟共和國」都是獨立國家,不過由於俄國內戰,這樣的體制隨後發生了扭曲,扭曲是在史達林掌政時期發生的,所以用「史達林主義」來概括。
俄國內戰造成的結果是勞動力短缺、建設被破壞以及生產力下降,這在蘇聯造成了思想上的倒退,舉個例子,我們不可能在托兒所短缺的情況下跳過傳統家庭的職能去談解構家庭,蘇聯人民由於物質的破壞與落後,被迫回到傳統中去,女性解放與工人民主不再被人重視,革命就在這種情況下窒息而亡。
這個情形也反映在蘇聯的每個毛孔,布爾什維克黨內的民主快速倒退,列寧死後史達林屠殺了列寧時代黨內的各派別,培養了一批聽命於他的新生代,塑造他的絕對權威,也打造「史達林就是黨,黨就是蘇聯」的權力結構,1936年史達林主導修憲,這些專制時代的傳統通通寫進憲法報復革命的蘇聯了。
至此,史達林主政下的蘇聯發生民族政策的大迴轉,從鼓勵使用民族語言以及保持一定程度上各共和國的獨立,變成全部集中於蘇俄,大俄羅斯沙文主義於焉橫行,蘇聯的性質從一個「國家聯盟」變成了一個吞併弱小民族的「俄羅斯民族國家」,史達林政府不僅以流放的方式進行區域的人口清洗,還在二戰期間將東正教重新導回政權當中,沙皇俄國正在悄然復甦。
蘇聯佔領下的立陶宛
《德蘇互不侵犯條約》標誌著史達林政府已經完全不再具有革命性,這一條約全然以民族國家的視角來考量德蘇的邊境問題,即便當年英法確實想透過綏靖政策「禍水東引」,但是與希特勒締結密約犧牲小國利益,則完全沒有任何革命上的正當性。
當希特勒閃擊波蘭時,蘇聯順勢吞併了立陶宛,並對當地實行了史達林的民族清洗政策,造成立陶宛當地人民慘痛的歷史傷痕,也加深立陶宛人民與蘇聯的裂痕。
二次大戰期間,立陶宛人民曾歡迎納粹德國驅逐蘇聯,但隨後納粹德國在波羅的海國家施行了種族遷徙與屠殺政策。
1944年蘇聯再次佔領立陶宛,遍佈波羅的海國家的「森林兄弟」組織反抗蘇聯,作為鄉村的游擊主力,蘇聯政府透過強力的軍事鎮壓清除了鄉村的游擊力量,在大戰結束以後繼續發動大規模清剿。
大戰期間,蘇聯主導成立了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並由立陶宛共產黨執政,這期間立陶宛的民族主義力量與蘇聯其他的反抗力量皆遭鎮壓,史達林的民族清洗政策不僅對立陶宛造成傷害,其他的加盟共和國也有類似的歷史。
1953年史達林去世,蘇聯政府對「森林兄弟」特赦,然而仍有部分成員繼續活動,宣傳民族主義活動,蘇聯政府對其定性為「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事實上它是立陶宛各階層的民族主義複合體,是由蘇聯的大俄羅斯沙文主義逼出的。
蘇聯的社會狀況
這裡簡單勾勒一下蘇聯的體制以及一般的社會生活狀況,誠然在政治自由上,蘇聯政府隨著統治者不同時鬆時緊,社會氛圍也相對壓抑,不過在物質生活上除了最後的黑暗時代,大戰後的經濟情況並不算糟糕,史達林主義國家透過計劃經濟與經濟互助委員會,多數的經濟是穩步向上發展的。
史達林死後的蘇聯社會,針對少數民族的政策變成類似今日中共的民族團結政策,不斷用空泛的口號強調各民族皆是兄弟。
雖然在政治權力上工人階級完全被剝奪,由一個共產黨官僚階層代替,但是為了「保衛工人階級的利益」,龐大的社會福利體系仍然以家父長的方式建構起來,並為蘇聯人民所習慣。
但是政治壓抑的結果,以及以民族國家視角出發的「蘇聯國家利益」不再能適應知識階層對掌握權力的要求,布里茲涅夫時代蘇聯進入了經濟黑暗期,官僚計劃經濟出現結構問題陷入停滯,紅色帝國的根基一點一點地流失,希望掌握自身命運的人民開始挺身而出。
自由了嗎?
80年代末期東方陣營步向解體,蘇聯開放自由選舉,取消蘇共的執政黨地位,勝選的「爭取改革運動」成為立陶宛的執政黨,立陶宛最高蘇維埃在1989年宣告立陶宛獨立,兩百萬人民參與的波羅的海自由之鏈也是在這時拉起,隨後歷經蘇聯保守派的一月鎮壓,八一九事件後被蘇聯承認獨立,1991年年底,蘇聯解體。
與大部分東方陣營國家一樣,立陶宛成功獲得民族獨立的地位並迎來了私有化,但是前東方陣營國家的私有化進程,都是將原由官僚控制的國營企業變成由寡頭控制的私營企業,立陶宛並非例外,統治階級建構了資產階級民主,但在勞動體制之下與蘇聯時代並沒有太大差異,加班工人還是工廠內的加班工人,並且面臨著社會主義體制瓦解後福利措施的大幅削減。
今天,立陶宛的外交部長說道「熱愛自由的人民應該互相照顧」,本文相當同意它的字面意思,問題是「人民」真的自由了嗎?當自由從統治者的口中說出,它是否就變成了另一個意思?本文並不是要比較前蘇聯政府與現今的立陶宛政府,也並非提倡蘇聯時代有多美好,誠然蘇聯時期有龐大的公共福利體系,但是社會的氛圍也相對窒息,本文的重點在於比起將立陶宛與蘇聯視為截然對立的兩者,應當更加細膩考慮立陶宛內部的政治力量如何互動。
立陶宛的獨立是其人民當時的願望,但是民族主義有其脈絡,絕非理所當然,作為民族國家獨立之後,在資本主義的框架下人民是否有效掌握權力了呢?難道自由只是這樣,或者只能是這樣嗎?
《火花》是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組織(IMT)的台灣網站。我們是一個為世界各地社會主義革命奮鬥的革命馬克思主義組織。如果您認同我們的理念並有興趣加入我們,可以填寫「加入我們」的表格,致信marxist.tw@gmail.com,或私訊「火花–台灣革命社會主義」臉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