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经济:它是如何运作的?又是如何运作失灵的? (上)
马克思说:每个社会制度都受制于自身的规律:支配其运动和发展的客观动力、力量和压力。在这篇文章中,亚当·布斯研究了苏联早期几十年中的情况,以具体了解强加给这个年轻的工人国家的经济规律,从而用成功开展共产主义斗争所需的经验教育并武装新一代革命者。
「工业的巨大成就,农业的大有希望的开端,旧工业城市的急剧发展和新工业城市的兴建,工人人数的迅速增加,文化水平和文化需求的提高——所有这些都是十月革命的无可怀疑的成果,但旧世界的预言家们曾经把这次革命当作是人类文明的坟墓。 ,不是在资本论的书页上,而是在地球表面六分之一的工业舞台上;不是用辩证法的语言,而是用钢、水泥和电力的语言。 《被背叛的革命》
俄国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在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工人阶级夺取了政权,举起了国际社会主义革命的旗帜,为全世界被剥削和被压迫的人民点燃了希望的灯塔。
但是,他们是在最极端、最不利的条件下做到的: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在多年战争和动乱的破坏下,在帝国主义的围攻下。此外,他们是在没有任何路线图的情况下做到的,除了巴黎公社的短暂经历之外,而巴黎公社在短短几个月后就被淹没在血泊之中。
尽管苏联在经济发展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它从未成功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然而,苏联早期的几十年——从1917年到1937年—为共产党人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经验教训,我们有责任研究并充分吸收这些经验教训。
透过研究这段时期的苏联经济,透过追溯布尔什维克在经济议题上出现的理论争论,我们可以具体了解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过程中的经济运作规律,并对如何建立这样一个共产主义社会有所启示。
过渡时期的制度
1917年11月7日(旧俄历10月25日),列宁登上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的讲台,宣布了那个著名的消息:“我们现在开始建设社会主义!”
然而,无论是列宁还是布尔什维克,都不相信一夕之间就能建立这种秩序。同年,列宁在其代表作《国家与革命》中引用了马克思的话: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成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解释:「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在此基础上,社会将达到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只有到那时,阶级社会的最后残余——如国家、货币和不平等——才会最终开始枯萎和消亡。
1918年,列宁明确承认布尔什维克政权的过渡性质:
「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这个名称是表明苏维埃政权有决心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而决不是表明新的经济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
但列宁和布尔什维克也明白,俄国的条件与建设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所需的条件相去甚远。
综合与不均衡发展
到1917年,在全球范围内,社会主义的条件肯定已经存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几十年间,资本主义生产日益社会化和计划化。但生产出来的财富仍被老板和银行家私人占有。
正如列宁在《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所解释的那样,经济已被垄断企业所支配,垄断企业与金融资本和国家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他所说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德意志帝国主义的战争机器就是最好的例子。国家的工业信托和运输网络收归国有。取代「自由」市场的是有计划的生产—尽管是为了资本家的利益。
然而,工人阶级第一次夺取政权并不是德国或英国这样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在半封建的俄国,那里甚至连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如土地改革)都没有完成。列宁指出,「到1918年竟产生出分成两半的社会主义,两者紧邻著」。
列宁解释道,「德国和俄国在1918年最明显地分别体现了具体实现社会主义的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经济、生产、社会经济条件,另一方面是政治条件。」这有力地体现了托洛斯基所说的「综合不平衡发展法则」。
由于落后,沙皇俄国被迫从国外引进资本、机器和技术。因此,到1914年,俄国的特征是现代工业的孤岛,工人阶级发达,但周围却是经济、文化和农业落后的汪洋大海。
事实证明,这一矛盾既是俄国革命之母,最终也是其掘墓人。
世界资本主义的链条在最薄弱的环节断裂。托洛斯基解释道,俄国被推上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并不是因为它的经济首先成熟到能够实行社会主义的转变,而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它再不能向前发展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是所有参战大国中实力最弱的一个,没有对手所拥有的现代武装力量和工业。国家有限的工业能力不得不转用于生产武器,加剧了基本必需品的匮乏和基础设施的瓦解。
除此之外,沙皇俄国也特别依赖印钞和举债来为军费开支提供资金。因此,在战争期间物价飞涨了三倍。
沙皇的大臣试图透过向农民征收谷物税来缓解工人和士兵的饥饿。但这激起了农村的愤怒。
经济崩溃、通货膨胀猖獗、物资短缺、强行向农民征粮:所有这些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指责布尔什维克带来的这些恐怖政策,其实早在「战时共产主义」实施之前就已经存在。
正是这些可怕的环境引发了圣彼得堡的大规模抗议,导致沙皇于1917年2月垮台,随后临时政府也被推翻,十月革命随之爆发。
但是,为社会主义革命铺路的同样条件,却使社会主义建设在前俄罗斯帝国境内成为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从一开始就着手实现这一艰钜的目标,他们认为革命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其在国际上的传播。没有国际传播,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就无法生存,更不用说建立社会主义了。
列宁在1918年明确承认了这一事实,他指出:“不管怎样,无论发生什么可能设想的情况,如果德国革命不爆发,我们就会灭亡,这是绝对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与自治主义
对布尔什维克来说,当务之急不是,也不可能是实施一个完全成型的社会主义计划,而仅仅是在传播世界革命的同时防止自身彻底崩溃。
布尔什维克领导俄国工农取得了政权。但在1917年10月之后的几个月里,他们也被这场运动席卷,被迫对这些事件做出反应,而不是引导他们。
夺取政权是在城乡巨大的革命浪潮中发生的。工人们在工厂里成立了罢工委员会,贫苦农民则把地主赶出了庄园,并开始在他们中间重新分配土地。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试图将这股浪潮引向社会主义目标。但政治因素始终压倒了经济理想。新的工人国家机器也不够强大,无法将政策转化为行动。
以土地问题为例。十月革命后的第二天,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一项法令,正式废除了所有土地私有制。然而,布尔什维克并没有利用征用的土地建立大规模的集体农庄,并按照社会主义路线组织农业,而是被迫采纳了所谓的「社会革命党」的纲领,将土地分给了农民个体。
透过这种方式,布尔什维克赢得了农民群众的支持。但在执政后,很快就出现了与这些新获得土地的自耕农之间的摩擦。
同样,布尔什维克将工人和工厂委员会视为工人控制和管理的雏形,是工业社会主义计画的组成部分。鉴于国家的落后性,列宁设想了一个长期的工人控制时期,在此期间,工人阶级将透过研究老业主及其专家的方法来学习如何管理工业。
然而,工人控制的最初步骤是无政府的,是在没有任何计划的情况下应用于局部工厂的。许多工人对工人控制权的理解更倾向于辛迪加主义:不是指工人对整个生产的控制权,而是指工人合作社管理自己的工作场所,不受任何人或任何事的影响。
随着工人占领工厂以及资本家的逃离,许多企业被收归国有。但这些掌握企业的工人却认为,他们自己现在才是企业主。
E.H.卡尔(E.H.Carr)在其所写的《苏维埃俄国史》中指出,当时甚至出现了「工人在接管工厂后,为了自己的利益,简单地挪用资金或出售股票和厂房」的情况。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与「自治主义」之间的区别;工人作为一个阶级反对资本家与工人群体反对个别老板之间的区别;工人国家的协调、集中规划与分散、孤立的工人委员会和合作社的独立控制之间的区别。
卡尔总结:
「生产问题和社会中的阶级关系问题可以透过个别工厂工人的直接和自发行动来解决,这不是社会主义,而是辛迪加主义。」
卡尔还补充道:
「社会主义并不寻求使不负责任的资本主义企业家从属于同样不负责任的工厂委员会,而工厂委员会声称拥有与政治当局相同的独立权;这只能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被永久化,而马克思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致命烙印。
工业国有化
布尔什维克有意识地试图控制局势。 1917年12月,苏维埃政府成立了国家经济最高委员会(简称VSNKh,又称Vesenkha)。
Vesenkha负责「组织国家的经济活动和政府的财政资源」。它的首要任务是将各行业(如金属和纺织)的大企业信托公司(glavki)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些信托公司是沙皇时代为规划战时生产而出现的。
第一个被国有化的行业是金融业。马克思在分析巴黎公社时强调过,共产党人未能夺取法兰西银行是个致命错误。而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采纳了这些至理名言。
1917年12月,为了因应银行家的破坏活动,苏维埃政府部署了军队,并下令将各银行合并为单一的国家银行,垄断货币和信贷。
政府也废除了前任累积的所有公共债务,尤其是欠外国金融家的债务。这遭到了帝国主义者的强烈抗议,他们迅速切断了剩余的信贷额度,从而提高了国家控制金融体系的重要性。
在其他的地方,国有化起初大多是自发性的:这是对老板破坏行为的防御性反应,或是对工人直接行动的追溯性认可。在最初的九个月里,超过三分之二的国有化是由地方苏维埃和工人委员会主动实施的,而非来自高层的命令。
然而,大约从1918年5月到6月,随着资本家的破坏活动愈演愈烈,帝国主义也加强了干预,布尔什维克被迫改变方向,将大片工业国有化。但即便如此,这些征用也主要是以临时方式进行的,而不是作为整体计画的一部分。
工人阶级显然是革命的动力。但这股力量需要以有意识的、有组织的、有计划的方式加以引导和指挥。
然而,列宁解释说,年轻的苏维埃国家不具备适当规划生产的能力。在许多情况下,由于国家资源匮乏,国有化的企业很快又被租回给了原来的所有者,而这些企业的负责人仍然留任。
同时,真正的工人控制和管理制度需要工厂委员会、工会和地方苏维埃协同工作。列宁指出,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苏维埃共和国尚不具备这些条件。
所需要的是一个有足够时间和文化的工人阶级:生产力水准要让工人有足够的空闲时间参与生产经营,同时要有足够的教育和技能来完成相关的行政任务。
简而言之,没有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即使是社会主义计画也无法顺利完成。
相反,列宁呼吁只对经济的关键杠杆实施国有化,保留原有的管理人员,但由工人进行监督。同时,也要在维森卡的领导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和组织工业。
此时,布尔什维克党内出现了「左派共产主义」反对派,对此立场提出了异议。这些极左派倾向于更自主的工人控制,同时也呼吁实行「坚定的社会化政策」。
列宁对他们以及他们谴责政府奉行的「布尔什维克右倾」的「国家资本主义」战略不屑一顾。
列宁断言:「只有瞎子才看不到,我们已经国有化的,已经没收的,已经打倒的和粉粹的,比我们来得及加以计算的要多。」但是,他也强调:「实行没收单有’坚决性’就可以了,用不着有正确计算和正确分配的才能,而实行社会化,没有这种才能就不行。
在经济的制高点被国有化的同时,1918年4月正式实施了国家对外贸的垄断。
这对于保护新生的苏维埃经济免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压力,防止投机商人将财富虹吸出境或从进口中获利至关重要。
展望未来,除了大工业国有化,对金融和外贸的控制也将成为社会主义规划的关键。在短期内,这些措施对保卫革命至关重要。
这就是苏维埃共和国在内战开始时的状况,内战推动布尔什维克扑灭更大的战火。
战时共产主义
革命后接踵而至的世界大战和内战对苏维埃俄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混乱。
1918至1920年间,数百万国内难民被迫逃离家园,帝国主义军队和白军洗劫了城镇和村庄。还有数百万人死于饥饿和流行病。
除此之外,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条约和德意志帝国主义的掠夺还造成了严重的领土损失。
收成受到严重破坏,交通中断,城市人口锐减,因为饥饿的工人返回村庄寻找食物。
由于工厂失去了工人、原料和燃料,工业产量急剧下降。到1920年,苏维埃俄国大规模工业的产量仅为战前水准的13%。
此时,布尔什维克政府的唯一目标就是存活下来。由此开始了被称为「战争共产主义」的时期和计画:试图将一切可用资源用于红军。
这样一来,工人和农民所剩无几。前者在城镇面临物价飞涨和严重短缺,在工厂则面临艰苦的工作时间和条件。后者的粮食和牲畜被国家征用。
政府试图透过向投机商、私人商人和库拉克(富裕的资本主义农民)发动战争来解决粮食危机,因为他们牟取暴利并囤积粮食。但对村庄和仓库的攻击只能获得这么多。
中央政府也向合作社运动寻求协助,希望他们能透过自己的网路取得和分配粮食。讽刺的是,事实证明他们非常不合作。
因此,到1919年,布尔什维克引入了余粮收集制:以国家确定的价格强制交付粮食配额。在某些情况下,这意味着没收剩余粮食。在其他情况下,这相当于同样的事情,因为作为回报的钱很少,而且由于通货膨胀,钱越来越不值钱。
成千上万的志工报名参加征用运动。工会、工厂委员会和苏维埃组成了武装征粮队,主要目标是富农。
除了揭露秘密库存和获取粮食外,他们的任务还包括对贫困农民进行政治鼓动,使他们能够加入寻找粮食和反对农村富裕阶层的斗争中来。
布尔什维克的目标是在富农和其他农民之间打入楔子。然而,从前者获得的盈余是不够的,这导致了前社会主义者(prodrazvyorstka)职权范围的扩大。同时,后者更倾向认同农村居民,而非城镇工人。
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制成品来换取农民的粮食,征用遭到了抵制和破坏,包括播种量的减少。
粮食队的工人面临被富农党羽屠杀的危险。征粮工人的尸体不只一次出现在谷仓里,他们的肚子被割开,里面塞满了粮食。
政府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没有足够的工业,他们就无法向农民提供他们要求的商品来换取粮食。这意味着工人的粮食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导致工业产量进一步下降。而同时,也必须养活军队。
极端措施
内战加速了工业国有化。军事行动要求实行严格的中央集权,以打击经济领域的混乱。生产必须集中在效率最高的工厂。稀缺的材料必须分配到最有效的地方。
到1920年11月,维森卡(Vesenkha,一种由地方居民组成的武装力量-译者注)负责监管约3,800-4,500家国营企业,其中大部分是大型工业企业,但也有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它们并不完全是经济的「制高点」。
1918年3月,维森卡的官员和工作人员人数从300人左右激增到6个月后的6,000人。而其中许多人曾在沙皇的国家机器中任职,激起了工人们的愤怒。
但即使在这种被围困的情况下,布尔什维克仍坚持就关键问题展开辩论:中央计划人员与地方苏维埃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央集权与联邦制之间的关系;使用资产阶级专家和行政人员,提供更高的薪资和奖金;以及工会作为动员劳工的工具的角色。
在所有这些问题上,整个布尔什维克领导层都受到了批评,尤其是来自所谓的「工人反对派」的批评。列宁和托洛斯基率先承认,内战要求的极端措施远非理想。但这些措施是必要的。
没有最大限度的中央集权,就不可能赢得战争。没有专家的协助,没有经验、精疲力竭的工人阶级是无法经营国有工业的。当务之急是生存,而不是社会主义。
如果其他稀缺的经济资源都要根据红军的需要来组织和规划,那么作为生产中最重要元素的劳动力为什么不能遵循同样的原则呢?
列宁和托洛斯基强调,苏维埃国家必须代表整个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不是特定劳工群体的利益。工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维持工厂的秩序、纪律和生产力。
随着物资短缺的加剧,政府加强了对分配的控制。合作社和零售店实际上被国有化了。一系列产品的价格被固定下来。配给制在革命前就已开始实行,现在又重新恢复,产业工人被优先考虑,而前资产阶级则排在队伍的后面。
但这些配给是不够的。 1919-20年间,城镇中只有约20-25%的食物消费来自配给供应。工厂员工甚至在工作场所的菜园里自己种菜。由于饥饿,彼得格勒的猫、狗和马彻底消失了。
市场被正式取消了。但政府的限制是无能为力的。供需法则继续发挥作用。黑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包商」(投机者)以极度虚高的价格出售稀缺商品。
为了给国家开支提供资金,政府越来越多地开动印钞机。卢布日益贬值。通货膨胀率从1918年的600%飙升至1,400%。
随着货币变得一文不值,经济开始在没有货币的情况下苟延残喘。货币被实物支付所取代。国营企业依据维森卡记帐法交换物资。国家免费提供口粮和服务,如公共食堂和交通。作为工资的替代,工厂工人从自己的工业产品中分一杯羹,透过黑市上来以物易物。
价值法则
战时共产主义通过的紧急方案,形成了几乎完全国有化的无货币经济。但这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概念没什么相同。这种矛盾的结果是破坏和绝望的产物,而不是理论或设计。
更多的极左派布尔什维克试图把这种必然性说成是一种美德。由于混乱和崩溃而意外出现的无政府状态,被描绘成迈向社会主义的刻意步骤。
事实上,资本主义的规律仍在继续运作──不仅在外部,透过世界市场的压力,而且在工人国家本身的范围内。
马克思指出,对于每一种经济制度来说,都存在着某些客观的动力,它们独立于任何意图或意志而存在,调节社会的财富、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他解释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财富的形式是商品: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并透过市场分配。
平均而言,商品是根据其价值进行交换的,而价值是由蕴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马克思称之为价值法则。
价值法则调节资本主义经济。它规定了商品交换的比例。它决定了货币这「商品中的商品」的价值。它引导资本从一个部门流向另一个部门,形成全球分工。
在资本主义内部,经济的每一部分都透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相互关联。但这系统完全是盲目运作的,它在资本家和工人的背后运作。
因此,在资本主义下,价值法则透过市场力量的无政府状态和价格的波动表现出来,透过混乱和危机寻求「平衡」。
相较之下,在战时共产主义下,整个资产阶级都被摧毁了。市场关系被正式架空,基本商品和服务现在不是作为商品而是透过国家正式分配。
那么,价值法则当然已经被推翻,货币可以顺利退出历史舞台了吗?
然而,马克思进一步解释说,货币归根结底是一种价值尺度;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代表;是获得社会总财富一部分的权利。
货币是一种社会工具,扮演交换手段、记帐单位和价值储藏手段。就像任何工具一样,在它变得过时和不必要之前,是不可能丢弃的。
同国家一样,在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更高阶段过渡的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稀缺性转变为超丰裕性,随着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被有意识的计划和分配所取代,货币也必然会消失。
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克服价值法则作为经济主要调节器的作用,同时克服其货币和物质症状:价格波动和短缺。
托洛斯基解释:「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国家和货币都要消灭。二者之渐渐死亡,在社会主义者之下就理应开始了。」。但他强调,「货币是不能任意『废除』的」:
「只有当社会财富之不断增长能使我们两足动物袅除不肯多做一分钟工作的吝啬态度以及害怕自己食粮太少的羞耻心理的时候,才能给予金钱崇拜致命的打击。」
黑市的存在和普遍的短缺清楚地表明,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消失的物质条件——真正共产主义的条件——在战时共产主义下并不存在。
劳动生产力低。每一分钟「多余的劳动」都是宝贵的。 「一个人的口粮数量」确实是一种耻辱。
在这种情况下,价值法则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明显──工人们不得不采用以物易物这种最基本的交换形式就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战时共产主义」与其说是朝着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方向迈进,不如说是一种倒退。
极左派犯了一个严重的理论错误:假定革命一举推翻了资本主义的法则;假定国家所有权足以超越价值法则。而史达林主义者在后来又重复了这个严重错误。
新经济政策
到1920年底时,俄国内战的局势已经转向有利于红军。这为布尔什维克提供了喘息的机会,使他们有机会重新审视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并规划下一步的行动。
整个国家处于一片废墟之中。经济的方方面面——工业、农业、运输业——都遭到了破坏。饥饿和疾病笼罩着大地。通货膨胀已经失去控制。
这就是1921年初开始的党内辩论的严峻背景,这个辩论最终形成了后来被称为「新经济政策」(NEP)的政策。
当时最迫切的问题是粮食短缺。需要从农民那里获得更多的粮食。但是,征粮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随着白军反动威胁的消退——地主卷土重来的危险也随之消退——农民对国家征用的容忍度越来越低。这导致了农村叛乱的爆发,而1921年3月喀琅施塔得水兵起义更是将叛乱推向了高潮。
这些起义是症状性的,显示目前的体制是不可持续的;阶级对立远未解决;战时共产主义并不像乌托邦极左派所想的那样,代表着向社会主义飞跃的基础。
因此,政府改变了征收粮食的方向。粮食征用被累进实体税取代。农民必须交出一部分收成,但有权透过私人管道出售超出部分的粮食。强制方式被激励手段所取代。
这看似微小的一步却有着自己的逻辑,其滚雪球式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首先,农民要卖掉粮食,市场上就必须有其他商品──衣服、工业品和其他食品──让他们可以把新获得的现金花在这些商品上。
这意味着要加强消费品的生产。但国有工业已经瘫痪。而修复这些工业所需的资源却无法透过魔法实现。
如果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成功,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资本主义在战后的第一次革命浪潮中幸存了下来,这一浪潮在1919年达到顶峰。
因此,布尔什维克政府不得不依靠私人小生产者:工匠、合作社和家庭手工业,他们不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资。同样,轻工业中的国有化企业也被租赁给私人企业家,并允许他们进行获利性生产。
所有这一切导致了另一项要求:取消价格控制,使市场合法化——为农民提供出售剩余产品的途径;将食品从农村分销到城市;将制成品带入乡村。
这就产生了新的群体:「耐普曼」。商人和小贩——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就已逍遥法外,经营黑市——他们为这个私人贸易网络提供便利,顺便为自己捞一笔。
下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就是需要稳定货币。没有可靠的兑换手段和稳定的价格,怎么可能有私人贸易?
1921年3月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在讨论新经济政策时提出了更多问题。
正如卡尔所述:
「只要印刷机继续无限制地印刷卢布,『稳定货币』就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除非政府能找到其他一些两全其美的办法,否则无法遏制通货膨胀;除非国家能减轻维持国营工业和从事国营工业的工人的巨大成本,否则无法想像将政府开支控制在它所能筹集到的任何收入的限度内。」
总之,目前的通膨经济制度需要被货币主义和紧缩政策所取代。
到1922年7月,为了抑制猖獗的恶性通货膨胀(当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7000%),旧的贬值卢布正式被一种新的、由黄金锚定的货币——切尔沃涅所取代。
国营工业开始了「合理化」过程,即所谓的「经济核算制」(khozraschet)。国营企业不能再依赖国家银行。取而代之的是,它们必须作为自给自足的企业,按照商业原则运作:管理自己的帐户;削减成本;提高效率;直接与市场上的生产商和分销商打交道;并设法创造盈余(但不是为了老板个人的利润)。
「无利可图的」(主要是规模较小的)国有企业被租赁给私人管理,支付实体租金,或被合并到信托公司内部。但是,除了银行业外,所有最重要的产业——真正的制高点——仍由国家控制,雇用绝大多数产业工人。
为了平衡收支,国营企业必须降低成本。这导致了资产的大甩卖。结果,在需求低迷的时候,市场上出现了过剩的工业产品。与农产品相比,价格下降,农民受益,而城市生产者和消费者受损。
这些企业也被迫进行大规模解雇。资本主义的「劳动后备军」也回来了。此外,经济核算制还要求重新向工人支付货币工资,并发放奖金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工作。
这对工人阶级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与保障就业和基本生活条件的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劳动力动员相比,这是一个鲜明的变化。卡尔说:「这种粗暴的劳动纪律形式很快就被资本主义旧式的『经济鞭子』取代」。
他指出,「作为法律义务的工作,被作为经济需要的工作所取代;作为制裁手段的对法律惩罚的恐惧,被对饥饿的恐惧所取代」。
卡尔总结道,「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新经济政策就再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要点」。
社会主义原始积累
从最初允许农民出售余粮开始,整个经济政策发生了转变。在这条主线的牵引下,战时共产主义解体了。
在农业中重新引入市场关系所产生的全部影响可能是始料未及的,但并非偶然。战时共产主义的解体体现了某种必然性。
新经济政策的各个部分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朝着市场方向迈出的第一步,使政府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比任何人最初设想的都要远。客观的压力使政府摒弃了主观欲望。
苏联没有也不可能逃脱资本主义的法则。但同时,工人国家在市场力量面前也并非完全束手无策。
托洛茨基在1922年解释说:“工人国家在将经济转向市场基础的同时,并没有放弃计划经济的开端,甚至在即将到来的时期也没有放弃计划经济的开端。”
他继续说:「国家对主要工业企业的集中控制,将在新经济政策下与市场的自动控制相结合」。
托洛斯基认为,苏维埃国家的任务是「协助尽快消灭市场」。
他强调,重要的是,工人国家必须利用其对信贷、外贸和税收的控制,将资源引向国有工业。
国家对外贸的垄断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列宁和托洛斯基都反对任何废除或放松这种垄断的建议。他们强调,这样做会以牺牲工人国家和计画经济为代价,加强库拉克和耐普曼的力量。
托洛茨基解释道,国家手中的这些财政和金融杠杆「提供了机会,不仅在农业领域(实物税),而且在商业和工业领域,都可以虹吸越来越多的私人资本收入用于国家经济目的」。
透过这种方式,私部门将“被迫向”托洛茨基所说的“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进贡”,这与马克思的资本原始积累概念不谋而合。
因此,这两种社会力量之间的斗争——一方反映了商品生产和市场的压力,另一方反映了国家计划的压力——代表了「过渡时期」苏联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因此,资本主义的经济法则和范畴(货币、价值、剩余价值等)仍将处于工人国家的统治之下,但现在是一种经过修改的形式,受到越来越大程度的有意识控制。
经济复原与重建
在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最初几年,情况有所缓解。在1921-22年伏尔加地区发生灾难性的干旱和饥荒后,收成有所改善。工业从低起点开始复苏,主要是透过恢复工厂而不是新建工厂。
虽然农业和贸易领域的市场已经恢复,但关键产业仍掌握在国家手中。政府采取了措施,对这些产业进行更强大的组织和规划。
早在1920年,“国防人民委员会”就被重新组建为“劳动和国防人民委员会”,负责制定全国的经济计划。
随后两年间,国家计画委员会(Gosplan)和国家银行(Gosbank)也被成立。前者负责总体和长期规划。这包括编制生产和消费的预测、目标、平衡和预算;监督大型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以及确保经济部门之间的协调。后者是苏联中央银行。
两者都是对维森卡的补充,后者继续透过其信托基金(glavki)计划和管理国有工业。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经济持续复苏,但在复苏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严重的挫折。
最值得注意的是1923年的“剪刀差危机”,这场危机因农产品价格和工业品价格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而得名。
在新经济政策的初期阶段,农民从较高的谷物价格和较低的消费品价格中获益。现在,由于农业生产的成长速度超过了工业产出的成长速度,这些价格的相对位置也发生了变化。同时,尽管政府试图抑制通货膨胀,但与收入相比,所有价格都在上涨。
政府对国家生产的工业产品实施了价格控制。但这只会导致更严重的短缺。结果是,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农民的对立情绪也日益高涨,他们越来越觉得自己吃亏了。
这一事件揭示了苏联经济固有的不稳定性;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基础上实现和谐增长的困难;以及随时可能爆发的社会爆炸。与其说是“剪刀差”,不如说是在刀刃上求得平衡。
而到了1925-26年,现有的工业生产能力大部分已经恢复运转,农业和工业生产也达到了战前水准。
党不再忙于眼前的生存斗争,注意力开始从恢复转向「重建」——为下一阶段的经济发展做好准备。至于下一阶段将采取何种形式,人们争论不休。
然而,此时的争论已不只是经济政策的对与错。这是一场关乎革命命运的政治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