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 著作與文獻, 馬克思主義理論

《反叛中的理性》美國版第二編序言

《反叛中的理性》美國版第一編在當地出版後備受好評。總的來說,盎格魯—撒克遜世界很抵觸抽像的哲學思想,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可是,沒有抽像的哲學概括,就不可能對世界有理性的理解。(按:本文原文發表於2005年3月15日,作者:艾倫·伍茲。譯者:Xinsuo)


我的合作者泰德·格蘭特和我個人非常高興看到《反叛中的理性》第一編在美國備受好評。盎格魯—撒克遜世界很抵觸抽像的哲學思想,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可是,沒有抽像的哲學概括,就不可能對世界有理性的認識。

公元前6世紀,畢達哥拉斯最早使用「哲學」一詞:「他說,生活就像節慶活動,有人為競賽而來,有人為交易而來,剩下的是旁觀者。在生活中,奴隸們追名逐利,哲學家們追求真理。」 (引自第歐根尼·拉爾修,《哲人言行錄》)

在追尋真理的2500年裡,人類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工業、農業、科學和技術等生產力的發展已經達到了過去無法想像的高度,這一點在美國最為顯著。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應該是全人類幸福的保障。然而,世界卻從未像21世紀初這樣動盪不安、令人擔憂。戰爭、失業、貧困、疾病和飢餓籠罩著這個星球。

我們的世界被一個根本矛盾割裂——「或許」與「確定」之間的矛盾,也即可能與實在之間的矛盾。當今的世界中,476位億萬富翁(大部分是美國人)擁有的個人財富超過了世界上一半人口的財富總和,同時每年有3500萬人卻被活活餓死。

統治這世界的不合理的舊秩序,應該早就廢除,但它還在垂死掙扎,使世界每天都遭受新的折磨。

因此,在新千年伊始,人們普遍的感到悲觀和深深地憂慮,不論男女都不再像過去那樣滿懷信心地期待未來。美國人曾經特有的樂觀精神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心灰意懶、殫精竭慮。

唯物主義與神秘主義

如同過去的時代一樣類似,現在的哲學中有神秘主義占主導地位的趨勢。《反叛中的理性》的出版正是為了對抗神秘主義思想對科學的腐蝕。神秘主義的流行是一股逆流,它與推動科學進步的趨勢背道而馳。

科學和哲學之間的聯系由來已久。早期的希臘唯物主義哲學家,是許多科學領域的奠基者。他們排除神或其他超自然力量的影響,尋求解釋雷電、地震、彗星和恆星等自然現像的理性原因。

西塞羅在《圖斯庫路姆論辯集》中寫道,早期的希臘哲學家們研究數和運動,以及萬物產生和滅亡的根源;這些早期的思想家們熱衷於天體大小、距離和運行軌跡的研究。

也就是說,前蘇格拉底的哲學家們所研究的對像是大自然。他們是勇敢的先驅,他們的許多重要發現,為後來科學進步奠定了基礎。他們已經知道地球是圓的、月亮反射了太陽光,他們通過研究人類胚胎和化石,證明了人類是從魚類進化而來。當然,這些發現大多是靈光乍現的結果,他們不可避免受到了時代的限制。

隨後,哲學家們轉向研究人類社會、道德的相關問題,這也導致了唯心主義的發展,哲學至此分裂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對立陣營。中世紀以教會在文化和精神的專政為標志,教會把僵化的思想深深烙在人們的頭腦中,並將異見人士綁在火刑柱上燒死。文藝復興和資產階級的崛起見證了唯物主義的復興以及實驗、觀察新風尚的興起,這使得科學擺脫了宗教的桎梏得以再次發展。

唯物主義哲學和科學始終齊頭並進。從愛奧尼亞群島的早期唯物主義哲學家,尋求不受神影響來理性的解釋自然開始,科學和哲學就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我們的許多科學都起源於亞里士多德對自然的艱苦研究。法國哲學家笛卡爾開創了現代的科學研究方法,英國的培根是實驗科學和歸納法的先驅。

哲學對科學的貢獻相當可觀。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和牛頓共同發現了微積分。毫不意外,牛頓在1687年發表的巨著也被命名為《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康德最早提出太陽系是從旋轉氣體星雲中進化而來的假設;而英國化學家道爾頓在他1808年出版的《化學哲學新體系》一書中,首次將現代的原子概念引入化學。

科學與哲學

現如今,許多科學家對哲學不屑一顧。誠然,就現代哲學而言,這完全是咎由自取。在過去的一個半世紀裡,哲學領域就像一片荒蕪的沙漠,只剩一些零星的生命碎片,過往的成就、古老的輝煌和榮耀被完全淹沒。不只是科學家,其它任何人試圖在這片荒原上找到半點啟迪的都是徒勞的。

然而,科學家對哲學的輕視是沒有充分理由的。因為,如果我們認真地審視現代科學的理論基礎和假設,就會發現科學實際上從未從哲學中脫離出來,哲學剛無禮地被科學從前門驅逐出去,又 「狡猾地」通過後窗翻了進來。

科學家驕傲地宣稱他們在對哲學漠不關心,轉頭又做出各種具有哲學性質的假設。事實上,這種無意識的、不加批判的哲學思想並不比舊哲學高明,甚至還不如舊哲學。此外,那種認為可以完全省去理論概括而把自己局限於「事實」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事實不會篩選自己來形成論據。

當科學家使用有缺陷的哲學工具時,不但沒有任何助益,反而會嚴重阻礙理性認識。不幸的是,幾十年來,大學裡教授的哲學一直以錯誤的和誤導性的理論為基礎,如邏輯實證主義,這種理論是20世紀大部分時間裡的主流哲學,在盎格魯-撒克遜國家特別盛行。

實證主義貧乏的思想並沒有妨礙其信徒們繼續裝腔作勢,甚至煞有介事的自詡為「科學哲學家」。然而,實證主義者對科學的熱情,並沒有得到科學領域的認同,學者德里克·吉爾特森(Derek Gjertsen)寫道:

「我們得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結論,例如電子不再存在,它變成了儀表讀數和底片上軌跡所創建的邏輯結構;自然法不再是經驗真理,而是被一種發現現實的規則。歸納法的問題成為了確認理論,在一堆悖論中,邏輯學家在思考‘所有烏鴉都是黑色的’這一命題上花費了大量時間。」

實證主義者對虛構的「科學結構」痴迷,對意義的胡思亂想、玩弄辭藻,這都與中世紀經學家中令人窒息的範圍和冗雜繁復的辯論類似。自命不凡的實證主義大祭司們,最終引起了科學家們自發的抗拒。

當然,科學界忽視哲學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科學的顯著進步似乎使哲學變得多餘了。如今,我們可以洞悉宇宙最深處的奧秘,也可以跟隨粒子復雜的運動,哲學家們所關注的那些古老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哲學的作用也相應地降低了。然而,有兩個領域仍然是哲學的重要領域,並且可以極大地幫助科學家——形式邏輯和辯證法。

辯證法與混沌理論

普遍的認為形式邏輯的是建立一種事物同另一事物之間根本區別的手段即區分黑與白。由赫拉克利特和芝諾開創的重大思想革命,在黑格爾的著作中得到最高體現,最終被馬克思和恩格斯置於科學根基上,然而這一切沒有得到相應的承認。

對辯證法保持沉默不是哲學的問題,而是純粹的政治現像。馬克思主義是是革命的世界觀,最為徹底的反對資本主義秩序,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自然成為了禁忌學科。

在大學教科書中只要一提到辯證法,它就總會被污蔑作一種半神秘主義的教條,不能適用於整個世界,尤其是科學。然而,現代科學驚人的發展證實了辯證法的正確性,辯證法與科學的各個方面,特別是前沿科學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

黑格爾寫道,科學方法所需要的不僅僅是事實的積累,還要有對理性的洞察的追求。辯證法就提供了這樣一種洞察力,最近這已被無處不在的混沌理論研究所證實。這充分表明辯證法是一切事物的基礎。

馬克·布坎南(Marc Buchanan)在他引人入勝的書《改變世界的簡單法則》(Ubiquity)中列舉了來自不同領域的豐富素材,如物理相變、地震、股災、物種滅絕、戰爭與革命、森林火災、動物種群、科學理論的發展以及時尚,都表明在所有這些理論中都有相同的基本規律在起作用。

這是一個驚人的結論!各種各樣的現像都能遵循同樣的簡單數學定律,這似乎令人難以置信,但事實的確如此。它們似乎都遵循同樣的法則,也就是冪律,可以用數學公式來表示。讓我們引用布坎南的話:

「戰爭的根源在於政治和歷史,正如森林火災的根源在於天氣和自然生態,地震的答案要在地球物理學中尋找,市場崩潰答案要在金融、經濟和人類行為心理學中尋找。拋開‘災難’和‘動盪’的標簽,每一個事件都是在其獨特的土壤中爆發出來的。不過,還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相似性。在每種情況下,那些系統的組織(比如國際關系網,森林生態或地殼的結構,或投資者相互關聯的預期和交易網絡)中的微小波動都有可能引發不同程度的反應,就好像這些系統一直處於不穩定的邊緣,只等著被引爆。」

凡是懂得辯證法的人,特別是那些理解質量互換規律的人,都很熟悉這一點的。這說明一系列的小變化(量的變化)最終會導致質的飛躍。我們可以在自然界、人類思想和歷史的各個層面上找到大量的例子。這些引言完全證明了恩格斯的論斷:「自然界的一切歸根結底是辯證的發生的」。

我們在這裡討論的科學領域被稱為非平衡態統計物理學。然而,現在很清楚的是,各種網絡包括原子、分子、物種、人甚至思想,「都有沿著類似路線進行自組織的傾向。基於這一發現,科學家們終於開始理解各種各樣事件波動的原因,並看到了他們從未見過的模式。」

辯證法與今日世界

其實,在混沌理論及其分支學科中的發現引起科學界如此轟動並不新鮮。微小量變化,引起巨大的質量飛躍的現像,黑格爾早在他的《邏輯學》中就已經詳細地討論過,這種現像他稱之為度。當然,這絕不局限於自然界,在社會中,甚至在科學史上也可以觀察到,正如托馬斯·庫恩(Thomas Kuhn)在他公認的大作《科學革命的結構》中清楚地表現的那樣。

恩格斯將辯證法定義為「自然、人類社會和人類思想運動的最普遍規律」。對世界歷史的仔細研究將揭示在上述其他領域都觀察到的同樣過程。我們看到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似乎沒有什麼事情發生(「停滯」),突然被具有災難性性質的事件打斷:戰爭和革命。

各種社會經濟制度的興衰,歸根結底是由它們發展生產力的能力所決定的,生產力是人類進步的真正基礎。一旦某個社會制度不再像過去那樣發展生產力,就會進入衰退期,衰退期可能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蘇聯史達林式官僚主義政權的垮台,是因為官僚主義無法維持上世紀30年代國有化的計劃經濟所取得的增長,這種增長一直持續到大約1964年。到20世紀70年代末,蘇聯經濟根本沒有增長。這給史達林主義制度帶來了厄運。然而,應該補充的是,取代它的是更糟糕的社會形式。所謂的市場改革導致了大約60%的生產力的空前崩潰。

目前的世界形勢表明,資本主義制度正陷入與早期史達林主義相似的僵局。在全球範圍內,經濟正在衰退,股市市值縮水一半,失業率在飆升,還有早期快速增長遺留下來的大量債務問題。巨大的生產過剩(「產能過剩」)。大公司正在申請破產,就連福特汽車(Ford Motors)在技術上也已經破產。

歷史的轉折點

用「糾正」來描述當前狀況是用不當的。目前的危機具有世界歷史上重大轉折點的所有特征,即量變轉引起質變,就像物理學的相變一樣。許多症狀有力地表明了這一點。

不僅僅是在經濟領域,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出現了斷層線。整個體系正變得動盪不安。最普遍的特點是經濟、金融、政治、外交和軍事各個層面極度不穩定。戰爭、經濟、政治和外交的危機以驚人的速度接踵而來。

在短短幾周內,自二戰結束以來維持了半個多世紀的組織分崩離析:聯合國、北約、歐盟、八國集團的核心都動搖了。美國將其在歐洲和土耳其的前盟友視為敵人。這些摩擦反過來又可能破壞脆弱的世界貿易結構。

許多人指責美國總統布希的行為。但是布希只是歷史進程的無意識主體。自相矛盾的是矛盾的是,通過他的行為方式,卻加速了他希望維持的社會經濟體系的滅亡。這是一個非常生動表明歷史辯證法的例子!

許多人對世界的現狀感到困惑,世界似乎突然瘋了。但事實上,目前的危機可以用相當科學的術語來解釋。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了解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借用混沌理論的術語,全球資本主義體系處於混亂的邊緣。現在它已經「進入臨界狀態」。舊的法律法規不再適用了,斷層線和裂縫正在失控地增加。各國政府、經濟學家和美國軍方將領的計劃給出的結果與預期完全相反。

盡管當前危機對整個體系的衝擊是嚴重的,但很難準確預測當前危機的結果,在體系徹底崩潰之前,還可以加以控制。這一體系之所以能夠恢復一定程度的平衡,主要原因在於缺乏馬克思主義者所說的主觀因素——革命的政黨和黨的領導。

這就是歷史與自然過程的根本區別:人們可能會認為,這將排除與無生命的工作過程有任何真正的相似性,但事實並非如此。人類意識的運作也受辯證法的制約。正如馬克思所解釋的:社會存在決定意識

形成社會的進程對人們的思維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在正常時期,人們不加批判地接受社會規範,習慣、常規和傳統在這種時期對人類意識造成沉重負擔,這是社會學所謂的「慣性」。

但在關鍵時刻,古老傳統的束縛和習俗的慣性會被打破、顛覆。人們開始質疑社會的道德、法律、傳統和習俗。在這些時期,聖經中的格言 (也是深刻的辯證法)開始生效: 第一成為最後,而最後卻成為第一。

馬克思主義與美國

辯證地說,事物會轉變成它們的反面。在接下來的時期,世界將會發生許多令人驚喜的事件。美國,世界上最富有和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似乎是社會主義革命的最後候選人。但情況不一定如此,一旦強大的美國工人階級開始行動,地球就會顫抖。他們很快就能趕上並超過他們的歐洲兄弟姐妹。

美國工人沒有自己的工人階級政黨,但這一事實也有好處。他們沒有受過改良主義政治的教育。他們能擺脫了歐洲工人運動中墨守成規、趨向保守的壞習慣,進入政治舞台。他們是新生的,最願意接受進步思想,現在他們需要的是開始行動,在不久的將來他們終將翻身。

共和黨和民主黨所掌控的舊體制將會崩潰。工人們需要一個以工會為基礎、代表工人階級利益的新政黨。這個黨一旦成立,很快會轉向進步的社會主義,它將吸引美國社會中全部有活力的成分,年輕人、黑人、拉丁美洲人、婦女——所有人都將聚集到一個龐大的美國工人黨的旗幟下。

在這個過程中,馬克思主義將發揮什麼樣的作用?覺醒的美國工人階級將尋求指導鬥爭的思想,而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給他們所要的東西。對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舊偏見,在新形勢下是不會長久的。現在只有一小部分人理解的馬克思主義,終將會被數千萬人傾聽。當然,馬克思主義者必須學會說「美國話」!

美國現在是有世界上最反動的力量。但是,讓我們提醒自己,在1917年之前,沙俄也站在同樣的地位。然而,沙俄境內還是誕生了布爾什維克黨、列寧和托洛茨基。美國也將產生同樣偉大的革命人物。

如果這本書能為在美國傳播和普及馬克思主義思想做出貢獻,那我們為寫成這本書的一切辛勞都是值得的。

完筆於倫敦,2003年4月4日

《火花》是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組織(IMT)的台灣網站。我們是一個為世界各地社會主義革命奮鬥的革命馬克思主義組織。如果您認同我們的理念並有興趣加入我們,可以填寫「加入我們」的表格,致信marxist.tw@gmail.com,或私訊「火花-台灣革命社會主義」臉頁,謝謝!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