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預算、「小政府」與政治鬥爭
去年年末起,國民黨與民眾黨在國會裡進行了聲勢浩大的「刪預算」工程,刪除之預算為10年來新高【註1.】。近日行政院對總預算提出覆議,也被立法院否決。
大洋彼岸的美國,新總統川普的「寵臣」,科技巨頭馬斯克,就任剛成立不久的「政府效率部( DOGE )」領導,開始對各式各樣的政府單位進行「縮編人員」、「減少繁文縟節」、「減少過度花費」等行為。
不論是台灣的藍白刪預算,或是美國的政府效率部,都是以「為納稅人省錢,監督政府」為名目,在這裡我們必須直接指出這種「小政府」觀念的反動性質,以及分析這背後真正的政治目的。
「小政府」、「守夜人國家」與資本主義
談到國家治理與政府權力,時常見到自由主義者提倡以下概念:「政府不該過度干預市場」、「政府應該提供一個自由的平台,其餘交給私人企業完成」、「市場無形的手會調整一切」。
這些概念可以統稱為「小政府主義」,在古典自由主義者的語境裡面,一個理想的國家應該是僅僅提供治安與國防的「守夜人國家」,其餘事務應該自由放任,並提倡所謂「契約精神」與「財產保護」,如此一來可以釋放所有生產的動力,一切事物得以繁榮起來。
他們認為,沒有政府的干預,「理性人」就可以自己達成契約,自己完成平衡,市場價格無序的決定,能者多得,大家可以公平的競爭,自由地活著。
他們認為,沒有政府的干預,大家都可以任意運用並有權保護自己的財產,大家就會努力擴大自己的財產,生產力得以解放。
這種主張隨著資本主義的誕生而萌芽,當然在終結封建古制有著巨大的進步意義,一個無貴族和封建主國家干涉的社會制度自然也是資本主義發展最佳的土壤,無序的環境加上完全放任的發展平台,商人可以自由地雇用工人,肆無忌憚的擴大生產。只要一切符合契約,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這種「自由」,看似照顧到所有的人民,封建主失去了所有特權,大家都要自由競爭。實際上卻強化了資產階級,強化了了僱傭勞動所帶來的對無產階級的剝削。小政府確實終結了封建主剝削在祖產上務農的農民的權利,但是也為資產階級剝削無產階級提供了絕佳的土壤。
契約精神,財產保護與無序市場是小政府自由主義的基礎,但是在這三個前提之下,無產階級完全無法與擁有生產資料的資產階級有相同的議約權力,資本家們會說「你不幹有的是人幹」「工廠是我家的,你不想工作可以辭職」,然後無產階級就只能簽下這些法理上平等,但現實中完全不平等的「僱傭契約」,成為被剝削的對象。

小政府主張為了終結封建主的特權而誕生,卻誕生了新的「特權」。在資本主義早已深入到世界每個角落的今天,小政府主義成為了新剝削的基石。
進入到近現代,由於改良主義的興起,資本主義開始往所謂「社會民主主義大政府」做干涉改良,意圖用資產階級「自己戴上緊箍咒」的方式解決階級衝突和資本主義自身會陷入的生產過剩危機。
但是收效甚微,資產階級再怎麼自我束縛,終究不會真正終結剝削或是資本主義不可避免陷入的矛盾,因為這與他們的利益相衝突,我們無法期待他們做出真正傷害自己核心利益的改良,「大政府」干涉下的基本工資制與社會福利等制度不過是杯水車薪,剝削依然存在,社會矛盾依然存在,工人階級也不可避免地走向鬥爭。
而且在這些改良制度之下,由於政府必須花費大量支出來供養這些「福利」,又期待這些福利能夠有「經濟回報」(之前台灣炒很兇的「勞健保破產」就是一例),到頭來問題沒能完全解決,政府又財政赤字,可謂一場空。
因此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小政府主義支持者開始復辟,從冷戰末期的雷根與柴契爾,到現在號稱要縮減財政開支的川普,都顯示改良主義的破產與小政府自由主義的捲土重來。
馬斯克「政府效率部」是小政府主義還是政治鬥爭?
討論到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 DOGE ),其實它的本質不是簡單的小政府主義,其中包含了更多是政治鬥爭的元素。
政府效率部已制定計劃,清除聯邦機構中的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DEI) 工作人員和辦公室。【註2】依照這些計劃,川普政府已讓所有 DEI 員工休行政假【註3】,並下令關閉所有 DEI 辦公室。【註4】 DOGE 的計畫還包括讓那些被 DOGE 認為與 DEI 有某種關聯的非 DEI 職位的員工休假,並進行大規模解僱。
這無疑是政治鬥爭的手段,川普與其代表的極右翼勢力「苦DEI久已」,政府效率部如此大張旗鼓的刪除DEI就暴露了其政治鬥爭的本質,這正是一個以小政府主義為名目而大行排除異己的鬥爭運動,本質是為了川普本人的政治利益而服務,而不是他口中的「為了納稅人省錢」。

馬克思主義者當然與所有被任何受歧視、壓迫的群體站在一陣線。不過我們也指出先前諸如DEI或是職場和校園的「肯定性行動」並無法達到平權或是消除壓迫。在尤其是資本主義經濟下行,工作崗位和就學機會越發稀缺的情況下,這些機制反而會製造工人和青年內部以身分為分頁的分裂。
民主黨的自由派尤其是愛用身分政治來污衊、噤聲任何提出階級要求的人士,以造成工人階級的分裂。而川普的共和黨現在也透過「打擊DEI」來讓他支持者們將怒火導向階級鬥爭以外的領域,並培養各種偏見和歧視,結果也是為了促成工人階級的分裂。這種「文化戰爭」的兩方反而是一體的兩面,而現在作為「國師」的馬斯克則把這種政治鬥爭與小政府主義綁在一起,可謂一石二鳥。
對川普本人的評論,請參閱我們的另一篇文章「唐納·川普其人所代表的含義:一份馬克思主義分析」【註5】。
藍白「刪預算」: 一場拙劣政治鬥爭表演
而在台灣,國民黨與民眾黨也在立法院展開了相似但拙劣許多的行動,藍白兩黨試圖營造自己在「強力監督政府」的形象,民眾黨更喊出「嚴審預算,為人民把關」的口號。
然而藍白在刪除預算時理由令人困惑,例如刪除行政院性平處預算的理由,竟是「狼師、狼教練性騷、性侵案件頻傳,長年下來受害學生數不計其數。……行政院只會道歉、毫無作為,相同的悲劇一再的發生卻無從防範。爰減列該項預算1,627萬元。」【註6】,刪減理由不僅邏輯不連貫、因果關係說明不清,甚至也不提出改進方向;又例如國民黨立委陳玉珍以公共電視台「報導偏頗、竄改歷史」等理由,擬提案全刪公視23億預算,引起影視業廣泛恐慌,亦招致言論審查的質疑【註7】。就連全國最大的學術單位「中研院」也難逃預算遭刪的命運【註8】
台灣社會激起了巨大反彈,大家紛紛開始指責藍白「癱瘓國家」,也許是迫於輿論壓力,藍白紛紛撤回許多刪除預算的提案,或以「統刪」「凍結」代替,但是最後刪減內容仍創歷史新高。

藍白兩黨的「表演」相較於美國政府效率部更加拙劣與可笑,其行為已經無法用小政府主義塘塞過去了,明擺著就是要讓現在執政的民進黨難做事,出現執政困難,讓藍白在下次選舉可以得到更多的選票,如此而已。
這便是妥妥的資產階級內鬥,因為刪預算而造成的政府公部門麻煩也只會轉嫁給人民吸收,到頭來這場政治表演除了給民進黨大罷免運動添加柴火,給藍白用來鞏固支持者「打擊民進黨」形象之外,沒有任何意義。
當然,我們不諱言政府確實有亂用公帑的嫌疑,但這絕不會是民進黨的專利。不管是藍綠執政的中央政府還是民眾黨坐鎮過的幾個市政府不都是弊案重重、問題多多?「政府亂花錢」、財務支出不透明的根本問題在於所有執政過的政黨全部都是服務於政商權貴統治階級的資產階級政黨,而資本主義中華民國台灣的國家機器也是個服務於資本主義和統治階級利益的官僚體系。
要讓民脂民膏被用在真正造福社會大多數,絕對不是靠某個資產階級反對黨去「監督」資產階級的執政黨,而是讓工人階級直接民主的掌控社會經濟的運作。
我們的主張:反對資產階級政爭,革命建立工人民主「大家政府」
毫無疑問的,我們作為革命共產主義者,不可能支持自由放任的「小政府主義」,也不會支持在資本主義下讓資產階級國家機器肥大的「大政府」方略,我們主張由工人民主主導下的「大家運作的政府」。需要注意的事情是,這裡的政府更像是一種全民政府的概念,每個人都是有機會參與到決策的一員,包含經濟與政治,因此其實某種程度上也不太能把「政府」與「民間」區分開來了,因為生產也包含在政府的一環,這種政府對生產的作用已經不是「干涉」,而是直接主導。國家的繁文縟節和官僚體制在全民參與運作的情況下會逐漸瓦解,為民所用。
正如列寧在《國家與革命》【註9】中解釋道:
「因為當所有的人都學會了管理,都來實際地獨立地管理社會生產,對寄生蟲、老爺、騙子等等『資本主義傳統的保持者』獨立地進行計算和監督的時候,逃避這種全民的計算和監督就必然會成為極難得逞的、極罕見的例外,可能還會受到極迅速極嚴厲的懲罰(因為武裝工人是重實際的人,而不是重感情的知識分子;他們未必會讓人跟自己開玩笑),以致人們對於人類一切公共生活的簡單的基本規則就會很快從必須遵守變成習慣於遵守了。」
在這個系統裡,商品定價與勞工待遇不再歸於無序的市場機制,而是由民主的工人政府計畫而來,社會福利也由政府設立的機構無償的提供,社會福利不會來自於某個資產階級官僚的施捨,而是來自於民主選舉的委員會來制定。
有人會問:那財政赤字呢?該怎麼保證不會跟改良主義一樣?
與改良主義不同的是,革命成功後資產階級這一與民爭利的寄生蟲將不復存在,少掉利益導向的資產階級,會少掉許多的資源浪費,同時也不會有資產階級占用大量財富。在社會高度被工人政府計畫之下,每項資源可以被正確的用在適合的地方,自然財政赤字將會得到很大的解決。
同時面對資產階級政客的鬥爭,我們應該看穿其本質,我們在這裡反對以小政府為名的刪預算式騙局,但是若資產階級政客用大政府社會福利話術意圖蒙騙工人階級,我們也必須明確的點出其中的局限,資產階級的利益與工人階級永遠是衝突的,不可以對他們有任何幻想。
工人階級通向幸福的途徑只有唯一一條,自己掌握自己運作的社會,革命建立無產階級專政。
《火花》是革命共產國際(RCI)的台灣網站。我們是一個為世界各地社會主義革命奮鬥的革命馬克思主義組織。如果您認同我們的理念並有興趣加入我們,可以填寫「加入我們」的表格,致信marxist.tw@gmail.com,或私訊「火花-台灣革命共產主義」臉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