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以毛澤東為首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保持著不同的意見和遐想,但馬克思主義者如何看待這段歷史?英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艾倫·伍茲(Alan Woods)於1976年秋在仍處於佛朗哥主義極權政府治下的西班牙從事地下革命工作時完成的這本小冊子回答了這些問題。
本文是艾倫·伍茲在第一國際創建150週年發表的文章。追溯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參與建立的國際工人協會的始末,以及其對後世的影響,和今日馬克思主義者仍然需要完成的任務。
一直以來,「國家」的問題對馬克思主義者而言,都是最基礎性的課題。這個課題在某些最重要的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中,也是佔了主要的地位,如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The Origin of the Family,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tate),以及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The Eighteenth Brumaire of Louis Bonaparte)
艾倫·伍茲於1968年5月前往巴黎,尋求與當時發動法國五月風暴革命的的革命工人和青年們接觸。他在下面這篇文章內描述了他所遇到的情況、氛圍以及與工人和學生的討論。
法國的1968年5月風暴是歷史上最偉大的革命總罷工。這場聲勢浩大的運動發生在戰後資本主義經濟上升的高峰時期。當時的資產階級和他們的辯護人如同今天一般,都在自我祝賀,認為革命和階級鬥爭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但1968年的法國事件卻突如其來,它宛如晴天霹靂,完全出乎大多數左派的意料,因為他們都已不再將歐洲工人階級視為一股革命力量。
馬克思主義始終走在女性解放事業的前列。3月8日(國際婦女節)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有著特殊意義的重要日子,因為它像征著工人階級婦女在全世界範圍內反抗資本主義、壓迫和歧視的鬥爭。本文概述了馬克思主義為爭取婦女權利而邁出的第一步,第一次成功的革命對女性解放的意義,先進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婦女的狀況,並提出了如何消除男女不平等問題。
二十年前,強大的斯大林主義極權警察國家,在群眾運動浪潮的壓力下紛紛倒下。斯大林主義的崩潰是一個戲劇性事件,也是世界歷史的轉折點。但回想起來,它將被視為更具戲劇性時代的前奏:世界資本主義的進入垂死痛苦的時代。(編按:本文為《保衛馬克思主義》網站主編艾倫.伍茲(Alan Woods)為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印尼支部出版發行的《過渡綱領》印尼版所寫的序言,原文於2012年5月15日發表)
本序文原著於1999年5月,摘自艾倫.伍茲的重要著作《布爾什維克黨史:通往革命的道路》(History of the Bolshevik Party: Bolshevism – The Road to Revolution),全書檢視了列寧和布爾什維克如何在俄國凝聚成一股馬克思主義革命勢力,並探討了當今革命家們可以從中學習到的組織建構教訓。全書將於日後翻譯。
11月7日是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周年紀念日,這場革命改變了整個人類歷史的進程。 以下這篇由艾倫·伍茲(Alan Woods)撰寫的文章對俄國十月革命的意義做出了完整的概述,並強調了它的主要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