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時事分析

法國:「共和陣線」,還是階級鬥爭?

(按:本文原文刊登於2022年4月18日。盡管這篇譯文完成時,法國總統大選已經塵埃落定,但正如文中所說,「我們批評的範圍遠遠超出了第二輪總統選舉的問題」,本文依然是對法國政治局勢和階級鬥爭前景的有效分析。譯者:寧香)


法國第二輪總統選舉將於4月24日舉行。所有左翼政黨和工會的領導人都在向他們的支持者施壓,要求他們支持「共和陣線」,以通過投票支持馬克宏的富人政府來擊敗他們認為是法西斯主義者的瑪麗娜·勒龐。這種腐朽的階級合作已經被成千上萬的青年拒絕了,他們占領了他們的大學並以他們的口號:既不要馬克宏,也不要勒龐!進行了示威。

4月13日星期三,數百名學生占領了巴黎的索邦大學、巴黎高等師範學院以及位於南錫的巴黎政治學院的南錫校區。在1968年5月革命運動的歷史舞台——索邦大學,學生們在被警察粗暴驅逐之前維持了30個小時的占領。正如一名學生告訴路透社的那樣:「我們厭倦了總是不得不投票給兩者中不太糟糕的那個,這就是我們這場抗爭的動因。」青年們普遍拒絕整個建制,並正在移向左翼。

隨後幾天,巴黎、裡昂、馬賽、圖盧茲等地都發生了大規模的示威游行。最大的一場由幾個組織於4月16日星期六舉行。從現場的情緒和口號可以清楚地看出,群眾正在對第二輪的兩位反動候選人發怒。巴黎地區約有20000人上街,全國還有其餘的數千人上街。

我們正在目睹將在未來的法國爆發的階級鬥爭的萌芽,它將無關於誰最終贏下這場總統選舉。對於工人和青年來說,政治領域目前已被封鎖(至少在立法選舉之前),但在其他所有途徑中,它都會大規模加劇。法國馬克思主義網站《革命報》(Revolution)編輯撰文抨擊了左翼政黨和工會高層的階級合作主義。我們解釋說,進步的工人和青年必須抵制那股支持「較輕的邪惡」——馬克宏一方的壓力,取而代之的是要保持干淨、獨立的旗幟,並為戰鬥做好准備。

自第一輪總統選舉以來,大多數工會和左翼政黨的領導人都呼籲在4月24日「阻止(勒龐的)國民聯盟」。一些人明確號召投票給馬克宏。其他人則呼籲不要投票給勒龐。最後,另有其他人呼喚「擊敗勒龐」。

從中世紀經院哲學的角度來看,這三個立場之間的差異跟關於天使是什麼性別的爭論一樣有意義。但從階級鬥爭的角度來看,這是同一個錯誤:「反對極右翼的共和陣線」。和共和國前進(LREM,馬克宏的政黨)一道的這個「陣線」——因為具體來說就是這樣的情況——是一種階級合作的政策。而這種錯誤政策的替代方案是階級鬥爭政策。

在第一輪中,梅朗雄代表了左翼唯一的獲勝機會。他的淘汰讓我們要面對我們階級的兩個頑固敵人,兩個資產階級政客決心讓我們為他們的制度:資本主義的危機承擔代價。因此,反對這種制度及一切資產階級政客的鬥爭,不能再在總統選舉的領域裡展開。相反,這種鬥爭可以在其他所有領域上繼續進行——甚至得到增強:示威、罷工、集會、會議、工會的強化等等。至於選舉鬥爭,將在兩個月後舉行的立法選舉框架內繼續進行;但就總統選舉而言,選舉鬥爭已經結束

「性質上的差異」

來自好幾所,尤其是巴黎的大學的學生樹立了榜樣:他們動員起來抗議第一輪總統選舉的結果,即共同反對勒龐和馬克宏。在索邦大學和其他地方,他們受到警察的暴力鎮壓。在巴黎政治大學,他們遭到極右翼激進分子的襲擊。我們已經習慣了馬克宏政府下的這種鎮壓和侵襲。他的任期以極端的警察暴行而出名,這種暴行在黃背心運動期間達到頂峰。至於極右翼團體的暴力,他們享受了仁慈的有罪不罰。

必須強調上面這一點,因為正是以共和國前進和國民聯盟之間的「性質上的差異」的名義,「共和陣線」的支持者呼籲投票給馬克宏(或「不投票給勒龐」等等)。讓-呂克·梅朗雄(Jean-Luc Melenchon)的情況尤其如此。以下是他如何解釋這種「性質上的差異」的確切含義:

「勒龐給她和馬克宏共同參與的社會虐待計劃額外添加了一種種族排斥和宗教排斥的危險發酵。一個國家的人民可以被這種分裂摧毀。(……)我承認我在這裡的評價既是政治的,也是同等程度上道德的和哲學的。這就是為什麼我曾說過並重申,極右翼候選人不應該得到任何一票。」

問題很明顯:事實與勒龐和馬克宏之間存在這種「差異」的說法相矛盾。五年來,馬克宏政府從未停止鼓勵「種族排斥和宗教排斥的危險發酵」。它系統性地訴諸種族主義宣傳和對穆斯林的污名化。在這方面就像在警察鎮壓上一樣,他比他的前任們還走得更遠。梅朗雄是否忘記了馬克宏政府對「伊斯蘭左派」的「十字軍東征」?忘記了所有其他類似的「十字軍東征」?我們假設沒有。但這就是「共和陣線」的邏輯:它意味著對具體現實的閉口不談。此外,梅朗雄間接地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將政治事實淹沒在「道德和哲學評價」的迷霧中。它不僅沒有澄清情況,反而使人們感到困惑。

魯塞爾的乞求

法國共產黨領袖法比安·魯塞爾(Fabien Roussel)是「共和陣線」的熱心擁護者。因此,他把這個錯誤的邏輯向前推進得更遠。例如,這裡是他關於第一輪選舉結果的一連串聲明的摘錄:

「極右翼進入第二輪,其儲備的選票對共和國的未來構成重大威脅。總統候選人對這個情況負有主要責任。……法國的很大一部分人剛剛向他表明,他們不再支持他的輕蔑行為和他使最富有的人更加富有的意願。現在應該由埃馬紐埃爾·馬克宏說他聽到了這個信息。就該他發聲了!今天,他必須清楚地說,他將放棄他毫無意義的改革。……就我而言,4月24日星期日,我將做出符合我的責任的選擇。……我呼籲擊敗極右翼,通過使用唯一可用的選票來擊敗它。」

梅朗雄不提及馬克宏的種族主義政策,但魯塞爾則是乞求馬克宏不要讓我們再經歷五年的社會倒退。魯塞爾沒有呼籲對勒龐和馬克宏進行階級鬥爭,也沒有解釋說只有大規模鬥爭才能讓下一屆政府退縮(無論它由誰領導),取而代之的是呼籲對投票給馬克宏——並呼籲馬克宏放棄他的綱領,一個資產階級的綱領。讓我們組織起來並為激烈、廣泛的鬥爭做准備是沒用的:只要馬克宏放棄他計劃對我們施加的「毫無意義的改革」就足夠了。

哈!從資產階級的角度來看,馬克宏准備的逆向改革根本不是「無意義的」;相反,它們對於捍衛他們的利益,即利潤,是必不可少的。而為了捍衛我們的階級利益,我們只能依靠我們自己的力量和我們自己的組織,依靠群眾動員和普遍的階級鬥爭。但「法國共產黨」領導人的聲明中一次也沒有提到階級鬥爭。法比安·魯塞爾以他自己的方式明確了這個抉擇問題:要麼「共和陣線」,要麼階級鬥爭。

「工會獨立」的不幸結果

在「共和陣線」方面,必須特別提到法國總工會的領導[1]。在第一輪投票之前,當梅朗雄明明有機會晉級第二輪時,總工會的領導人並沒有作出半分嘗試以協助他。他們以所謂的對政治黨派的「工會獨立」之名,什麼都沒有呼籲。以這種所謂「原則」的名義,總工會的領導層拒絕向我們闡釋,從工人利益的角度來看,在梅朗雄的競選和資產階級政黨的候選人的競選之間,什麼是他們認定為更可取的。當然,資產階級對這樣的「原則」贊不絕口。

然而,一旦過了第一輪,一旦梅朗雄被淘汰,「共和陣線」的機制就粉碎了工會獨立的「原則」。總工會的聯盟領導層在4月12日的聲明中解釋說:

「總工會不是其工會成員的選票的持有者。我們的組織是獨立的,但不是中立的,它承載著與極右翼相反的歷史和集體價值觀。來自勞動世界的任何一票都不應該投給極右翼,它必須在每個地方都被打敗。」

如果不是這個問題實在太嚴肅了,這會是一個不錯的笑話。為了掩飾放棄「工會獨立」(而支持馬克宏),一個新概念被提出:「中立」。總工會是「獨立的」,但「非中立的」。

就算我們暫且接受 「獨立」和「中立」的這種區分並不是一個卑鄙可恥的欺騙(盡管它確實是)。他們仍然需要向我們解釋為什麼「非中立的」總工會在梅朗雄和資產階級政黨的候選人之間做選擇時表現出最徹底的中立。從總工會的「歷史和集體價值觀」的角度來看,選擇難道還不明確嗎?總工會的領導人是不是認為,從這些「價值觀」和這段「歷史」的角度來看,比如說梅朗雄和馬克宏的競選是沒法被區別開來的——沒法認為兩者有高下之分?那總工會領導層又是如何從其「價值觀」的角度區分馬克宏和勒龐的,而不是馬克宏和梅朗雄(或勒龐和梅朗雄,或佩克雷斯和梅朗雄等等)?

這個瘋狂的故事要解釋起來很簡單:「工會獨立」是一個謊言,純粹的虛偽,其作用是掩蓋總工會領導人對統治階級根本利益的屈服。這是消極態度、節制舉措、放棄同資產階級進行嚴肅鬥爭的借口。而當這個「原則」不再符合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時,就像現在的情況一樣,總工會的領導人就放棄了它,並且不費吹灰之力地就(轉而)支持起統治階級更青睞的那個候選人。2017年和2022年一樣,總工會的領導人給出了一個單一的投票指令,同樣是「投票給馬克宏」(哦!對不起,是「不要投票給勒龐」)。

毫無疑問,數以千計的總工會的戰鬥者們反對這一錯誤立場。他們需要讓人們知道這一點,並極力要求他們的領導層改變方向。與此同時,他們必須堅決背棄階級合作的政策——讓工人為與下一屆政府(無論是由馬克宏還是勒龐擔任總統)的激烈鬥爭做好准備。

令人震驚的論點

與2002年和2017年一樣,一個震驚的論點被提出來支持「共和陣線」:投票給馬克宏,「就是為了避免法西斯主義的危險」。由於在過去的十年裡,瑪麗娜·勒龐竭盡全力證明國民聯盟(前身為國民陣線)不是法西斯政黨,今日的「震撼論點」則承認了各種變體,其中的「法西斯主義」被各種同樣令人恐懼的公式所取代。魯塞爾談到了「民主災難」,梅朗雄談到了一個「絕對無法挽回」的局面,等等。

「共和陣線」領導人的論點忽視了階級之間真正的力量關系,而瑪麗娜·勒龐——就像所有其他資產階級政治家一樣——則必須考慮這一點。//圖片來源:法國《革命報》
「共和陣線」領導人的論點忽視了階級之間真正的力量關系,而瑪麗娜·勒龐——就像所有其他資產階級政治家一樣——則必須考慮這一點。//圖片來源:法國《革命報》

正如我們在上一篇社論中解釋的那樣,這一論點和其他論點類似,基於對階級之間力量關系的完全錯誤的分析。在短期和中期內,法國不會走向法西斯主義、軍警獨裁或天知道是什麼的「無法挽回的民主災難」;相反,在資本主義有機危機的影響下,它傾向於階級鬥爭的加劇。黃背心運動和2019年12月的罷工僅僅是法國資產階級在未來將遭遇的事情的預先品嘗。此外,後者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這也是大多數法國大資本家支持馬克宏的原因:他們擔心瑪麗娜·勒龐的勝利會引發青年和工人們爆發性的、無法控制的動員,正如大多數美國大資本家擔心川普的勝利將加劇美國的社會不穩定。

「共和陣線」擁護者的話給人的印像是法國工人階級的命運將在下周的4月24日決定:如果馬克宏獲得50.1%的選票,我們將(暫時)擺脫「無法挽回的局面」,擺脫「民主災難」;但如果馬克宏只獲得49.9%的選票,我們就會沉淪。這就是「共和陣線」領導人的全部智慧所能概括的。它完全忽視了階級之間真正的力量關系,而瑪麗娜·勒龐——就像所有其他資產階級政治家一樣——則必須考慮這一點。

怎麼辦?

我們並沒有將國民聯盟帶來的危險降到最低。瑪麗娜·勒龐和她的政黨是我們階級的死敵。但呼籲投票給馬克宏並不會削弱勒龐。相反,它利用這個機會對潛在的選民說:「看!又一次,幾十年來一直壓迫你的政治階層,無論左右都混在一起,結盟反對我。我代表這個腐敗系統的真正危險」,等等。勒龐父女系統性地運用了這一論點,並非沒有成功。當前的「共和陣線」為瑪麗娜·勒龐提供了卷土重來的新機會。

盡管面對國民聯盟代表的危險,「共和陣線」仍然給我們的左翼陣營帶來混亂而消沉。讓我們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如果瑪麗娜·勒龐在4月24日獲勝,極右翼活動者可能會受到誘惑,通過參與針對移民的暴力行為來慶祝他們的勝利。事實上,在瑪麗娜·勒龐被擊敗的情況裡,他們也可能出於憤恨而參與暴力行為。面對這種真正的風險,該怎麼辦?「共和陣線」的領導人甚至都沒有問這個問題,因為他們只忙著呼籲給馬克宏投票「擊敗勒龐」。但是,會有更好的事情要做。例如,左翼和工會運動可能會呼籲在4月24日晚上在我們城市的平民區、貧民區舉行警戒集會。許多青年和工人很可能會響應這一呼籲。通過戰鬥來反對國民聯盟和法西斯團體,比一千個「共和陣線」都要有效得多。

讓我們總結一下。我們對「共和陣線」的批評不是針對青年或工人,他們懷著沉重的心情,將在下周日投票支持馬克宏以「抵制勒龐」。我們的批評只針對那些左翼和工會運動的領導人,他們捍衛「共和陣線」並呼籲投票給馬克宏,取代了呼籲進行階級鬥爭,呼籲組織起來為與無論是誰當總統的下一屆政府的鬥爭做准備。而我們批評的範圍遠遠超出了第二輪總統選舉的問題。「共和陣線」只是不斷陷入階級合作的改良主義局限性的種種表現之一。

工人階級的命運不會取決於第二輪總統選舉的結果。歸根結底,工人階級的命運將取決於一個能取代改良派的領導組織的建設,一個革命的,能夠動員青年和工人直到最後:直到推翻資本主義並對社會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領導組織的建設。為了幫助我們完成這項任務,加入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吧!

《火花》是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組織(IMT)的台灣網站。我們是一個為世界各地社會主義革命奮鬥的革命馬克思主義組織。如果您認同我們的理念並有興趣加入我們,可以填寫「加入我們」的表格,致信marxist.tw@gmail.com,或私訊「火花-台灣革命社會主義」臉頁,謝謝!

注釋

[1] 作者注:如果我們選擇討論總工會的立場,那是因為這個工會聯盟是最強大、最激進的。其他工會的領導層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一般情況下還更糟)。同樣,評論雅多(Jadot)和伊達爾戈(Hidalgo)參加「共和陣線」是沒有用的,因為沒有人對他們有任何期望:如果馬克宏獲勝,一定數量的綠黨和社會黨領導人將直接毫無保留地打包加入法蘭西前進黨。至於新反資本主義黨,它加入「共和陣線」只是該組織政治破產的新例證。

One thought on “法國:「共和陣線」,還是階級鬥爭?

  1. 邏輯自相矛盾,既然反對為什麼人民還投票給他們呢?不就證明社會存在大量小資產階級在投票,小資產階級多的原因難到不就是因為發達國家依靠向外剝削剩餘價值來維持帝國主義內部統治?

    法國有很多革命左翼為什麼他們選不上總統呢?否則你們火花直接參選能得幾票?沒有資本的媒體和教育等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家機器的運作之下人民他看的到這些訊息?還不就是因為社會存在大量頭腦不清楚的人?但人類不是完全理性的動物,要讓最愚蠢的人都明白必須是世界體系的核心國家和外圍國家收入水平差不多的時候才有核心國家的革命可能性從內部定向爆破

    那些不站在開發中國家或經濟殖民地立場思考的人,永遠將永遠看不清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有一句話叫做置之死地而後生,台灣也是發達國家但我有自知之明必須先讓自己的國家經濟變差(對外剝削在回補的能力減低),才可能世界革命後來在變好,讓我在幾年前就有文章論述這個觀點了,以下只是其中一小段

    https://blog.udn.com/rinoalove486/124405572
    中美貿易戰的本質★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根本原因
    3.第三小節介紹帝國主義之下的扭曲的生產關係以及中美貿易戰的經濟動因本質

    列寧認為壟斷資本主義就是帝國主義出了本書「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你只要想一想「美國麥當勞的工資為什麼比印度麥當勞的工資高20倍?」就明白了,因為有跨國剩餘價值的轉移,因為最底層的工人也分配到了剩餘價值,而已開發國家中的資本家就拿從國外賺來的剩餘價值去收買他們的中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和「勞工貴族」,因而表現為已開發國家的勞工收入水平比較高,資本家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完全有理由收買他們,因為歐美國家國內存在工會,比如說「美國麥當勞工人的工資是印度麥當勞工人的20倍」,即使考慮購買力平價PPP也相差5~10倍,並不是因為美國麥當勞工人比較努力和聰明,因為是同一家企業的大致相同的工作內容在不同國家卻有不同工資,理論上印度和美國麥當勞員工他們勞動價值相等,做相同同樣的工作卻不同薪資,同工不同酬,理論的核心是不平等交換,即外圍和半外圍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用較多的本國勞動換取較少的外國勞動。即向核心國家無償輸出剩餘勞動,用通俗的話講,就是「進貢」。不平等交換的途徑主要有如下三個: 較早開始資本積累的國家(核心國家)具有較大的資本存量和資本有機構成,在利潤率平均化的條件下其產品以高於價值的生產價格交換,而外圍和半外圍國家產品的價值卻高於生產價格。因此,核心國家的產品包含價值(無差別人類勞動)較少,半外圍和外圍國家產品包含價值更多。故而國際貿易中核心國家事實上在剝削外圍半外圍國家的剩餘勞動。在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核心國家的地位類似於資本有機構成較高的部門,外圍半外圍國家的地位類似於資本有機構成較低的部門。 核心國家佔有較先進的科學技術,並通過知識產權等方式強化技術和准入制度等的壟斷。這種壟斷主要被現有國際分工、市場份額、軍事和地緣政治霸權等因素所鞏固。核心國家由於佔有了這些先進的生產資料和壟斷了市場份額而佔有了外圍半外圍國家的一部分剩餘價值,即免費勞動,如專利費和品牌溢價等。在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核心國家的地位類似於地主階級,外圍半外圍國家的資本家階級則類似於租地農場主,核心國家獲得的壟斷收入則相當於地租。 第三種情況則是由於外圍半外圍國家勞工組織較弱,環境保護較差,金融市場不完善,跨國公司可以規避諸如工傷賠償、保險、教育、污染治理、金融監管和部分稅收等成本,以低於當地勞動力再生產所必須的價格支付工資。這種勞務外包、產業轉移和金融投機的本質是剝奪性的原始積累,即以不可持續地壓榨外圍半外圍國家的勞動力、自然資源和破壞社會安全網絡的方式來攫取超額剩餘價值。在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這相當於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掠奪。 對於外圍半外圍國家來講,該國統治階級對待上述三種途徑的態度和政策決定了該國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的基本國策。任何強化上述三種途徑的政策,都會強化核心國家對本國剩餘勞動的搾取,鎖定本國外圍或半外圍地位,這是充當國際資本在華利益代理人的買辦資產階級國策;任何對抗上述途徑的政策,都會弱化核心國家對本國經濟和政治的控制,嘗試突破外圍半外圍地位,乃至改變世界體系格局。 一個國家內的民族資本主義是以另一個國家的無產階級隊伍擴大和更大程度的壓迫來實現的

    革命難以輸出到已開發國家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美國的工人是工人階級的貴族,也就是列寧所說的「貴族工人」並不是真正的「國際無產階級工人」,這是「帝國主義」國家的工人被資本家收買的結果,國際無產階級的誕生是在全球化+自由貿易的環境下和產業自由遷移人口自由移民條件下,達到各國工資均衡條件(已開發國家降低工資、開發中國家提高工資),但為什麼達不到,列寧認為壟斷資本主義就是帝國主義出了本書「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lenin/15.htm
    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1916年1~6月)

    ‧ 一 生產集中和壟斷
    ‧ 二 銀行和銀行的新作用
    ‧ 三 金融資本和金融寡頭
    ‧ 四 資本輸出
    ‧ 五 資本家瓜分世界
    ‧ 六 大國瓜分世界
    ‧ 七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特殊階段
    ‧ 八 資本主義的寄生性和腐朽性
    ‧ 九 對帝國主義的批評
    ‧ 十 帝國主義的歷史地位
    一個國家內的民族資本主義是以另一個國家的無產階級隊伍擴大和更大程度的壓迫來實現的 如果沒有全球50~60億的中低所得開發中國家人口的勞動 那麼已開發國家就沒辦法在過去積累自己的資本

    早期資本的積累模式是
    1.西班牙的模式 直接搶劫和殺光北美洲印第安人的黃金、白銀剝奪他們的土地

    2.後來進化到大英帝國模式,從非洲輸入黑奴隸到北美去種植棉花,然後廉價原料出口到英國去強化英國本土的工業資本 然後再傾銷產品回殖民地,完成這種壟斷優勢強化的迴圈

    3.最終這套英國模式面臨德國的競爭引發了兩次世界大戰 英國霸權隨之落幕 但現在卻是資本主義3.0的美國模式,這是一種美元和軍事結合掩蓋起來的霸權和帝國主義 透過金融+科技手段不斷剪全世界羊毛來達成

    帝國主義國家的特色就是
    1.高度集中化的趨勢形成壟斷壟斷優勢變成的一種阻礙競爭的手段,幾家大型跨國企業壟斷了產業市佔率的大型卡特爾、托拉斯、辛迪家
    2.工業資本和銀行資本結合形成金融資本
    3.對外資本輸出成了主要利潤來源,本身只做非生產性勞動例如金融服務業 和高附加價值產業少量的勞動 就可以對其他國家向收取貢付一樣,印美鈔源源不斷的輸入商品 這典型的國家就是美國

    4.第四小節介紹這種貿易戰趨勢的未來發展狀況

    但是這種情況最近正在瓦解 ,從中美貿易戰中可以觀察出來,高技術產業正在擴散到開發中國家打破帝國主義國家的壟斷,例如中國的2025計畫,也就是減少了美國能夠分配到的剩餘價值,因此底層的工人貴族才會去支持川普搞民粹主義和新納粹主義,最終貿易戰博弈的結果假如是美國失敗很可能就是帝國主義國家內部從外國搾取的剩餘價值量變少,這種情況下美國社會內部矛盾會加大,然後出現資產階級難以分配他們國家內部的底層足夠的剩餘價值這狀況帝國主義會解體,甚至中產階級(小資產階級)也會減少,就有可能發生內部革命

    未來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這樣

    1.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

    資本、勞動力和商品的自由流動,形成世界單一市場和自由貿易打破了貿易保護主義的壁壘

    各國的基本工資差距會越縮越小,已開發國家降低工資,開發中國家提高工資

    同時自動化技術和AI人工智慧+IT產業等應用增加了高中低階所有工作崗位的可替代性,

    導致在不增加絕對剩餘價值和勞動強度下資本家增加了「相對剩餘價值率」,但是資本有機構成上升的更快

    而「資本有機構成」提高,會導致利潤率下降和大蕭條更頻發的發生(發生頻率和密度會越來越高)

    而目前已開發國家這種「壟斷型態資本主義」會維持不下去

    帝國主義會在全球化發展下解體,這種崩潰主要會發生在已開發國家內部

    因為開發中國家的所得成長將會降低他們內部的社會矛盾,而已開發國家降低工資會增加他們內部的矛盾

    最終達到全球均衡工資,而各國無產階級可能在這種條件下實現大聯合

    2.可能出現完全相反的情況是「帝國主義維持壟斷權力」,比如貿易戰如果是美國獲勝

    產業沒辦法升級,開發中國家所得無法繼續提升,那麼就是壟斷權力的時間會延長延遲

    同時已開發國家的資本家可以透過不平等交換和貿易,靠剝削其他國家,依靠從他國輸入的剩餘價值流量

    然後分配剩餘價值給他們內部的「貴族工人」或稱勞工貴族

    因為商品中的價值取決於「凝結在商品中的勞動力」

    因此他們可以靠出售「高附加價值產品」用「較少的勞動」交換開發國家更多的勞動產品

    但是兩者生產的產品的交換價值是相等的,只不過勞動價值不相等

    例如用2億件襯衫換1架飛機

    或是出口半導體 生物科技 軟體 專利權等等壟斷資本主義型態,去換回開發中國家更多的廉價商品和勞動價值,更甚一點直接印刷綠紙片(美元)來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