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默茨掌舵著一艘正在沉沒的船
右翼基督教民主黨(CDU,基民盟)領袖弗里德里希·默茨將成為下一任德國總理。選舉之夜,他宣布政府應在復活節前成立,並聲稱他的使命是團結歐洲,一切都將取決於德國的領導。默茨希望成為「歐洲總理」,與美國、俄羅斯和中國抗衡,並像《明鏡周刊》所要求的那樣,將歐盟打造為一個「大勢力」。(本文原文發表於2月24日,譯者:Danny)
但事實證明,這項任務是不可能完成的。下一屆政府將會比上一屆執政聯盟更加軟弱和不穩定。德國資本主義昔日的強大基礎已成過去,並已進入急劇衰退階段。
基督教民主聯盟的慘勝
默茨將成為德國史上最不受歡迎的總理。他的「受歡迎程度」已經只有前社民黨總理奧拉夫·蕭茲(Olaf Scholz)2021年上任時的一半。基督教民主聯盟/基督教社會聯盟(基民/基社聯盟)的選舉結果——28.5%——也未能體現其實力。這是該黨歷史上第二差的成績——僅比2021年好4.4%。
近幾周,移民和種族主義問題再度被提上議程,導致民眾分裂和兩極化。弗里德里希‧默茨試圖強調,默克爾時代的基民盟——采取對移民開放的政策——現已結束,基民盟正在推行公開的種族主義路線。為此,他在選舉前不久在聯邦議院舉行了限制移民的投票。自由派的自民黨與基民盟以及右翼煽動性的德國另類選擇黨一起投了贊成票,但這並未能挽救自由派在選舉中徹底失敗的命運。
綠黨和社會民主黨(SPD)看似憤怒,但他們卻不能團結起來進行反擊。雙方的不信任和排斥由來已久。這次選舉對先前所謂的「紅綠燈」聯盟的各政黨來說是一種懲罰。社民黨獲得16.4%選票;綠黨獲得11.6%票;自民黨僅獲得4.6%的選票。我們在2021年聯邦選舉後提出的的觀點得到了證實:「進步聯盟」違背了他們曾許下的所有承諾。為此,基督教民主聯盟的衰落暫時得到遏制,德國另類選擇黨的實力則顯著增強。

默茨試圖以自己的方式擊敗另類選擇黨,但這反而給基督教民主聯盟幫了倒忙,而該聯盟在民調中的結果也低於預期。更嚴重的是,默茨的行為反倒便宜了另類選擇黨,該黨以20.8%的選票成為本次選舉的真正贏家。另類選擇黨不妥協的反建制幌子正日益產生效果,因為群眾不僅拒絕「紅綠燈聯盟」(社民黨、自民黨、綠黨)的政策,也拒絕先前的「大聯盟」(基督教民主聯盟、社民黨)的政策。
左翼黨(Die Linke)也借此實現意外逆轉。它現在是年輕人中最強大的力量,並贏得了柏林的選舉。盡管左翼黨的計劃遠遠稱不上一個反資本主義的替代方案,以對抗建制派和另類選擇黨,但它能從數十萬反對默茨和另類選擇黨移民法案的示威者所表達的激進能量中汲取養料。左翼黨被視為一個激進的政黨,反對建制派的公開種族主義和柏林殘酷的緊縮政策。這使它能夠與很大一部分年輕人的擔憂產生共鳴:對生活水准下降、戰爭、氣候災難和右翼崛起而產生的擔憂與不安。該黨在競選活動中大力開展的動員是否會轉化為對未來政府更激進的反對還有待觀察。
根據初步結果,民粹主義政黨薩拉·瓦根克內西特聯盟(BSW)獲得了4.97%的選票,但由於缺少約12000票,因此未能進入議會。如果他們能夠達到所需的5%門檻,他們仍有可能進入議會。在這種情況下,默茨必須組成三黨聯盟,才能獲得足夠的席位,在議會中占據多數席位。這將需要一個由基民盟/基社盟、社民黨和綠黨組成的極不穩定的政府。但即使是現在正在形成的基民/基社與社民黨的聯盟,在全球危機和階級鬥爭的壓力下也會陷入癱瘓。
無論這屆議會任期持續多久,到結束時,左翼黨都將陷入困境,除非他們能夠組織激進的群眾反對統治階級計劃發動的緊縮政策和對工人階級的攻擊。如果沒有一股政治力量能為工人階級和青年的利益而戰,那麼另類選擇黨可能會成為下屆聯邦選舉中最強大的力量。現在又輪到基民盟/基社盟上位了,可無論默茨怎麼掙扎,資產階級民主、國家機構和經濟的三重危機都將加劇,因為他的計劃無法解決我們這個時代的問題。
川普對歐洲的衝擊
唐納德·川普撕開了歐洲的遮羞布,將德國資本主義赤裸裸地展現在世人面前:發育不良、脆弱且惴惴不安。當喬·拜登摧毀北溪輸油管時,他已經開始了破壞德國統治階級的進程。如今,川普透過撕毀「跨大西洋伙伴關系」來完成他的任務。

沒有發展中的工業或正常運作的北約,德國帝國主義只不過是組成不和諧的歐洲國家「共同體」的眾多侏儒中最大的一個。這是歐盟走向末日的開始。沒有強大的德國,歐盟就不可能正常運作。如果沒有一個運行正常的歐盟,德國在國際關系中就沒有立足之地。
歐盟正在失去在帝國主義秩序中的地位。一個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出現,其中德國以及歐盟正因全球資本主義危機和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等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鬥爭而陷入分裂。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這一進程,尤其是那些正在爭奪政府權力的鼠目寸光的肉食者。
一切為了軍隊
默茨被迫承認這樣一個現實:「這些美國人、這一屆(美國)政府,基本上對歐洲的命運漠不關心」。他說,川普政府在這次選舉中的干預與俄羅斯的干預並沒有什麼不同。對未來總理來說,歐盟必須實現對美國的軍事獨立。畢竟,人們甚至不清楚北約是否很快還會以「目前的形式」存在。

即將卸任的副總理羅伯特·哈貝克(綠黨)在選舉後的第二天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他在前一天晚上絕望地宣稱,現在需要「巨額資金」才能在軍事和經濟上趕上美國。目前「束縛」著我們的一切——他差點說成「奴役」,簡直是一個典型的弗洛伊德式的失言——都被美國科技巨頭控制著,而這些巨頭現在與唐納德·川普關系密切。
舒爾茨警告他的同僚們,必須保持「共識」:「我們不應該支持北約的終結。」默茨也仍然是美國的忠實附庸。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讓川普留在北約。據延斯·斯潘(Jens Spahn)(基民盟)稱,要實現這一點,德國必須在6月的北約峰會上以可信的方式說服美國,德國將在軍備上花費「超過GDP的2%」。默茨也認為5%是可能的——與川普的觀點一致。
但川普之所以設定如此高的標准,是因為他想讓美國撤出歐洲,放棄北約第五條——北約作為軍事聯盟的基礎。這可以從他對烏克蘭戰爭後「維和」的想法中看出,川普希望由歐洲軍隊執行這一任務。如果川普得逞,第五條將不適用於這些軍隊。
「西方」的破產
烏克蘭戰爭是自由派,也就是基民盟、綠黨、自民黨和社民黨的跨大西洋精英階層,與新世界秩序抗爭的最直接舞台。他們的整個世界觀正在崩塌。烏克蘭即將走向失敗。現在川普越過歐洲人去談判和平,因為延長戰爭不符合美國帝國主義的利益。
另一方面,歐洲當權派希望烏克蘭打贏這場戰爭,因為烏克蘭的失敗也是歐盟、北約和「西方價值觀」的失敗。他們不能承受自己在全世界面前被揭掉底褲的醜態——尤其是在歐洲工人階級和青年面前。
歐洲跨大西洋建制派已將烏克蘭戰爭視為一場世界大戰,因為它揭示了新的世界秩序:美國、俄羅斯、中國和歐洲之間的力量平衡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烏克蘭戰爭引發了歐洲在這些大國之間的分裂。
烏克蘭的鮮血
因此,默茨希望川普政府停止援助的行為會在美國國會受阻,烏克蘭戰爭必須在美國支持下繼續進行。歐盟無力獨自承擔戰爭資金並為烏克蘭軍隊提供補給。這就是為什麼歐洲跨大西洋建制派們正在尋找令人信服的論點來說服川普。目前仍擔任外交部長的安娜萊娜·貝爾伯克(綠黨)最近透露,歐盟計劃為這場戰爭籌集7000億歐元。

但川普對此的立場很明確:如果烏克蘭和歐盟不接受他與俄羅斯談判的結果,他們將不得不在美國缺席的情況下繼續把錢和物資投進這台絞肉機裡。另一方面,默茨明確表達了他對戰爭的立場:「自由比和平更重要。」他仍然贊成提供金牛座巡航導彈並為戰爭提供數十億歐元的資金。
對哈貝克等人而言,只有一件事是重要的:烏克蘭人應該繼續為「我們」的「民主」和「自由」而戰鬥。在「不背著烏克蘭人討論停戰」這一宏偉理想背後,隱藏著德國和歐洲自由主義建制派用烏克蘭人的鮮血來購買歐盟勢力範圍的冷酷利益。
德國建制派和他們在巴黎、倫敦和華沙的朋友准備繼續流血衝突,但這不是為了烏克蘭的民族自決和領土主權。蕭茲表示,歐盟為烏克蘭貢獻最大,因此也應該在決定烏克蘭命運方面發揮作用。畢竟,「沒有我們,他們什麼都做不成」。
想要透過投資烏克蘭戰爭、攫取烏克蘭資源來獲利的不僅是川普。歐盟,尤其是德國,也想在烏克蘭問題上分得一杯羹,並用烏克蘭人的鮮血從俄羅斯手中奪取自己的勢力範圍。
跨大西洋建制派正在喪失對現實的掌握。拜登強迫他們參與烏克蘭戰爭。現在這場戰爭已經明顯失敗了,但他們還不想結束它。他們已經沒有錢用於工業、基礎設施和福利國家了,但他們還想把更多的錢花在毫無意義的戰爭上。這反過來會加劇國內的階級鬥爭。
德國另類選擇黨的崛起
下一個狗咬狗的舞台就在德國本土。一場爭奪國家機器控制權和國家政治方向的鬥爭已經展開。「西方價值」的危機內在地反映在自由主義的危機上。對美國的盲目忠誠已經成為整個歐盟國家統治階級的第二天性。
統治階級試圖通過在「徹底獨立」與被美國帝國主義徹底奴役之間取得平衡來解決這個問題,但它的時代已經結束了。「跨大西洋伙伴關系」的基礎早已不復存在,可統治階級一直故意忽視這頭房間裡的大像。

美國的又一次背叛──川普對另類選擇黨的支持,更讓德國建制派措手不及。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美國副總統萬斯為另類選擇黨辯護,並指責德國建制派是對民主的最大威脅。埃隆·馬斯克曾公開支持另類選擇黨,川普也是如此。另類選擇黨被自由派斥責為親俄反美,如今卻不知不覺地成為川普政府的一匹特洛伊木馬。
對於團結在川普身後的美國統治階級來說,歐洲反動民族主義政黨的支持是加劇歐盟內部分裂的另一個杠杆,只要進一步癱瘓歐盟,便能在單邊談判中達成最佳協議。另類選擇黨的反歐盟立場將和其他右翼反歐盟政黨一樣,催化歐盟成員的離心力。這將加速美國、中國和俄羅斯對歐洲資源和市場的重新劃分。
由於擔心右翼民族主義政黨在國家機器和在歐洲的能量,基督教民主聯盟現在呼吁團結。基督教民主聯盟領導人延斯·斯潘曾多次警告稱,社民黨和綠黨必須准備全力支持基督教民主聯盟的綱領,否則另類選擇黨將勢不可擋。社民黨(SPD)尤其願意為基督教民主聯盟(CDU)提供這項協助。
但他們無法長期對抗另類選擇黨,捍衛自己對國家機器的控制,他們甚至無法損害另類選擇黨的利益。相反,默茨越是抄襲另類選擇黨在移民問題上的政策,同時將整個危機的負擔轉嫁到工人階級身上並進一步煽動戰爭,另類選擇黨就越能獲得支持。他們的反建制煽動正在取得成果,因為跨大西洋的統治階級精英幾十年來一直在破壞這個國家,使人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艱難。
德國優先
跨大西洋建制派的生存鬥爭源於資本主義危機。所有統治階級——尤其是美國統治階級——都想將其經濟問題和迫在眉睫的階級鬥爭轉嫁到其他國家。如果美國作為最大的帝國主義國家主張「美國優先」,即經濟民族主義,那麼其他國家也必須跟進。
德國也越來越注重「德國優先」——這意味著國家要為本國的銀行和企業提供補貼。在歐盟,這種傾向在2022年的能源危機中已經暴露無遺。德國統治階級主要致力於透過奧拉夫·蕭茲所謂的2000億歐元「雙重重拳」來拯救本國經濟。現在,隨著歐洲的工業危機,統治階級再次試圖拯救自己的經濟,而注意力只集中在德國的去工業化和自身的預算危機中。

統治階級無力為此調動必要的資金。要實現目標,就必須取消憲法對國家債務的限制,即所謂的「債務剎車」,該規定已載入憲法,因此政府需要獲得三分之二多數票才能修改或取消該條。新政府很可能會大力推行這項政策,同時大幅削減福利。然而,無論默茨的主觀意願如何,導致上屆執政聯盟破裂的「債務剎車」矛盾都有可能演變為議會僵局。同時,德國總體上反對歐盟債務,並要求其他歐盟成員國維持較低的國家債務水准。因此,它對歐盟的團結是一種阻礙。
即將上任的默茨政府將會更加重視經濟民族主義,從而進一步破壞歐盟的團結,對整個歐盟的經濟造成傷害。然而,這與德國資本的利益直接相悖,他們需要不斷增長的自由貿易和統一的歐盟。默茨找不到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這位「歐洲總理」也會令其歐洲同僚失望。在他的領導下,歐盟的離心力將加劇。
由於這次危機的負擔將主要透過緊縮政策由工人階級和年輕人承擔,德國和歐洲的兩極化將加劇。強調「德國利益」將推動建制派中的右翼分子登上資產階級政黨的高層。由於另類選擇黨在反建制的面具下不斷壯大,基督教民主聯盟的右翼很可能會公開討好另類選擇黨。默茨將留下一個更右翼的基督教民主聯盟。這種發展只會加劇德國乃至整個歐洲的階級鬥爭。
改良主義危機
改良主義是另類選擇黨崛起和德國社會危機的根本原因。德國社會民主黨、工會聯合會和左翼黨試圖與老板們一起「負責任地」應對資本主義危機,這才導致了今天進退維谷的局面。
工會領袖和老板之間的「社會伙伴關系」以及社民黨和左翼黨領導人融入國家機器,讓勞工運動走進了死胡同,工人的武裝被解除,並任由削減開支、通貨膨脹、去工業化和戰爭販子擺布。

社民黨為此付出了代價,吞下了選舉失敗的苦果:蕭茲帶領該黨遭遇了1887年以來最慘痛的失敗。社民黨正准備成為基督教民主聯盟在政府中的小弟。他們的職責是將工會與政府聯系起來,以推動即將成立的聯盟的緊縮政策。斯潘已經明確表示正在與工會領導人進行談判。
我們可以預見工會的領導層會成為新政府服從的走狗。在最近與德國鐵路的工資談判中,鐵路和運輸工會領導層「談判」到33個月內僅將工資提高了6.5%,甚至沒有一次調動工人的戰鬥力。他們的理由是,默茨想要拆分德國鐵路,因此這筆交易「必須」在基督教民主聯盟上台之前完成。
工會領導層在與資本家及其政府的對抗面前畏縮不前,在大眾汽車的談判時就已經顯露。然而,基督教民主聯盟領導的政府的威脅只是大規模緊縮措施的開始,如果工人階級不進行反擊的話,他們將不得不為此付出代價。默茨上台將加劇德國經濟危機,而工會對此無計可施。
不過,這次選舉表明,年輕人中已經出現了大規模的反對當權派和右翼的情緒。左翼黨在18至24歲年齡層中支持率第一,獲得超過25%的選票。在年輕女性中,這一比例甚至更高。反對緊縮政策、未來政府和另類選擇黨的鬥爭,只有將青年與工人階級團結起來,才能取得勝利。左翼黨的領導人將接受民意的無情考驗。其選民和成員現在想看看,它是否能做出更多貢獻,而不僅僅是在TikTok和議會上發表口頭反對。在過去的十年裡,左翼黨一直是階級鬥爭的限制者,這使該黨陷入了深刻的危機。目前它的計劃和領導表明它並沒有拋棄過去這種不光彩的角色。而默茨將給予左翼黨足夠多的機會來證明他們並非如此。
進攻的青年!
德國統治階級的內鬥是全球資本主義危機和帝國主義競爭加劇的結果。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不可能有任何符合工人階級和青年利益的解決方案。這些階層沒有理由去捍衛目前正在衰退的秩序。
18至24歲選民的選舉結果顯示,年輕人之間的兩極化在左翼政黨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左翼黨是唯一獲得超過25%選票的政黨。青年渴望停止社會衰退、租金上漲、失業、通貨膨脹、去工業化、種族主義和戰爭。
這場鬥爭要取得成功,就必須反對資本主義。看看美國、奧地利、特別是東德就可以看出這一點。跟隨跨大西洋建制派和自由主義者是無法贏得反對右翼和資本主義一切罪惡的鬥爭的勝利的。基督教民主聯盟、綠黨、自民黨,甚至社民黨領袖都是我們的敵人,就像另類選擇黨一樣。
最關鍵的行動在於組織階級鬥爭,以反對即將上任的默茨政府。該政府將試圖將危機、再軍事化、去工業化和烏克蘭戰爭的全部負擔轉嫁到工人階級身上。但這個政府並不是像它看上去那麼強大。即使它張牙舞爪,組織起來起來的工人階級也會把它打回原形。
任何新政府試圖打擊群眾的企圖都將帶來社會動蕩的可能性。階級鬥爭是當前危機的必然結果。為此做好准備很重要。我們不應該像薩拉·瓦根克內西特聯盟、左翼黨和社民黨那樣試圖阻止兩極分化,而應該將這種發展理解為更深層次的必要性的體現。資本主義已經腐爛,必須被推翻。
社會主義革命日益成熟,這讓我們有理由充滿樂觀。青年人向左的分化是這一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預示著工人階級的覺醒。我們希望利用這個機會在這群青年中奠定基礎,建立勞工運動中的革命領導。
統治階級妄想一位歐洲總理來把控全局,但只可能是黃粱一夢。相反,他們的行為只會使整個歐洲被卷入風暴,最終自食惡果。而這場風暴將是歐洲革命,為了將這一理想變為現實,我們需要你的幫助,和我們一起建立革命共產黨!
我們希望建立一個真正的革命反對派,進一步推動工作場所和街頭的階級鬥爭,以對抗並擊敗默茨之流、另類選擇黨和資本主義。此刻正是需要我們挺身而出參與戰鬥的時候!
《火花》是革命共產國際(RCI)的台灣網站。我們是一個為世界各地社會主義革命奮鬥的革命馬克思主義組織。如果您認同我們的理念並有興趣加入我們,可以填寫「加入我們」的表格,致信marxist.tw@gmail.com,或私訊「火花-台灣革命共產主義」臉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