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革命》(The Chinese Revolution)
(按:本文原名為《史達林主義中共的土地計劃贏得農民支持,蔣介石嚴防士兵逃跑》(Stalinist Land Programme Wins Peasants—Chiang’s Conscripts Roped to Prevent Escape),是格蘭特於1949年1月在《社會主義呼喚報》第66刊上發表的文章,清楚地預測到了中共奪權後,將會建立的極權官僚計劃經濟體制,以及日後中蘇交惡的社會基礎。本文收錄於由Wellred出版社發行的泰德.格蘭特選集《不間斷的傳承》內。)
隨著中國紅軍[1]的壯觀進軍,美國國務院外交官和英國外交部,正在認真討論蔣介石政權徹底崩潰的可能性。整個資本主義媒體沮喪地描述著中國北部和中部將被史達林主義者們控制的前景。
在日本帝國主義崩潰後的三年內,中國紅軍便控制了滿州與中國北部的大部份地區。當時的首都南京,與有著五百萬人口的首富城市上海,也都迅速地被中國紅軍拿下。史達林主義者所主導的勢力範圍,人口已經超過一億七千萬人。
在中國投資4.5億英鎊的英國資本家,對失去這個肥沃投資領域的前景感到沮喪。在其他帝國主義相繼崩盤之下,將中國納入其勢力範圍的美國帝國主義,為國民黨政府提供了30億美元的援助,為能夠持續對中國進行帝國主義剝削而撒錢。
但美國帝國主義者們現在意識到,進一步的援助都只是虧本的投資。在二戰之後的中國內戰初期,一開始擁有軍事和技術優勢的國民黨卻兵敗如山倒。在蔣介石的獨裁統治下,國民黨政權代表了封建地主和資本家。它由一個由金主們一手養大,完全腐敗的軍事集團控制,壓迫工人和農民。
蔣介石的崛起
在1925年至1927年的中國革命失敗後奪政,他扮演了工人階級的首席屠夫的角色。而史達林和布哈林的政策,以及中國共產黨在那次革命中的錯誤領導,也成全了蔣氏的登台。
史達林主義者們當時的政策是以「對抗帝國主義」為藉口,與中國的地主、資本家和封建軍閥組成一個集團。結果,他們破壞了工人接管工廠和農民佔領土地的嘗試。一名身為「共產黨員」的勞動部長,破壞了罷工並懲罰罷工工人。一位自稱「共產主義者」的農業部長,下令對企圖奪取土地的農民們開槍。
共產國際的同情黨
資產階級的國民黨作為一個同情黨被帶入共產國際。在托洛茨基所寫的《列寧以後的第三國際》一文中的註釋上,描述了史達林主義者們所扮演的的角色:
「國民黨在1926年初作為同情黨被接納為共產黨,經蘇共政治局批准,唯一的反對票來自托洛茨基。國民黨右翼領導人胡漢民於1926年2月參加了共產國際執行委第六次全體會議,作為國民黨的兄弟代表。蔣介石的心腹紹文梓,是國民黨在1926年十一月第七次共產國際執行委全體會議的兄弟代表(德文版會議記錄,第403頁。)」(引自倫敦版,1936年)
上海工人們於1927年3月21日和22日佔領全城。蔣立即開始準備屠殺他們。他與帝國主義者密謀粉碎工人。史達林主義者們沒有為這場鬥爭做好準備,而是全力支持蔣介石。共產國際官方雜誌 《國際通訊》法文版,於1927年3月23日寫道:「國民黨並不如帝國主義者們所言的正在分裂,內部反而更堅強團結。」
3月30日,他們則寫道:
「國民黨不可能會分裂,而上海無產者們和革命士兵們目前也絕不可能產生衝突…蔣介石…他自己宣稱他會服從黨的決定…像蔣介石這樣的革命家不會如同帝國主義者們妄想的與張作霖(北方軍國主義者)合流來反對解放運動…」
蔣進而組織政變,屠殺起義工人,非法化了工會、農民組織、共產黨,並剝奪了群眾的一切權利。
群眾被徹底擊敗,中國共產黨的殘兵敗將逃往農民區 ,並試圖組織農民戰爭。
農民軍隊堅持抵抗
在鄉間進行的游擊隊鬥爭之間,產生了毛澤東、朱德等出色軍事天才領袖[2]。他們成功地躲避了國民黨佈置的強大軍力。
儘管中共錯誤的政治路線屢次導致災難,由毛澤東為首的殘餘勢力,仍然得以完成世界歷史上最顯著的軍事壯舉之一,從中國中部和南部撤退了六千英里,落腳到延安周圍的山寨,並在那裡建立一個「蘇維埃」共和國[3]。在那裡,儘管蔣政權竭力驅逐他們,他們成功地抵禦了一次又一次的襲擊。他們成功的秘訣在於:在這個小區域內,他們得以在約一千萬農民人口之內實施土地均分。
腐敗的蔣政權
在中國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戰爭期間,蔣政權給工人和農民不斷纍加了負擔。在某些地區,腐敗的地方官員甚至迫使農民提前繳納八十年的稅收。
永無止境的軍事行動浪費了財富,而虛弱的國民黨政權顯示出自己無法與入侵的日本帝國主義進行革命鬥爭。
蔣政權完全與腐敗和警察恐怖劃上等號。在二十年的時間裡,它從上到下完全腐化,甚至失去了大部分中產階級的支持。
戰爭改變了局勢
在日本崩潰之後,在進駐滿洲地區的蘇聯紅軍幫助下,中共史達林主義者們得到了從日軍繳獲的武器彈藥,並控制了滿洲和華北大部分地區。
中國紅軍在整個戰爭期間,發動了對抗日本軍國主義的游擊鬥爭,並在日軍潰敗後控制了某些戰略性地區。即使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蔣的主要關注點是仍然是國內的社會危險,著重於對付史達林主義者和工人們;要不是日軍在戰爭後期明顯地開始潰敗,蔣很可能會投降,與日本帝國主義妥協。
一個垂死的政權
美國帝國主義通過提供彈藥和其他物資來協助蔣介石,甚至進行直接軍事干預,運用美國艦隊和空軍將國民黨軍隊運往滿洲和華北。儘管蔣最初取得成功,但都是徒勞的。他領導的是一個垂死的政權,甚至比俄國的沙皇政權還要腐朽。這個政權甚至腐敗到了有不少政府官僚,將物資販賣給中共史達林主義軍隊以換取黃金,而蔣介石政府的部長和其他官員,將美國為內戰提供的大部分金援收入囊中。只有較小部分的物資和彈藥實際上送達了前線的國民黨部隊。
與所有註定要失敗的政權一樣,軍事指揮官不斷地內訌。例如,蔣介石因畏懼國民黨內唯一有才的傅作義將軍功高震主,而故意縮減傅作義部隊的物資。在紅軍指揮部的優越戰略和戰術下,國民黨的將軍們兵敗如山倒。
國共內戰所涉及的社會問題
然而,毛澤東直白地指出了中國史達林主義者勝利的主要原因,即國共內戰所涉及的社會問題。 像俄國革命一樣,「土地歸於農民」的口號敲響了封建地主及其腐敗政權的喪鐘。在很大程度上,中國的史達林主義者進行了土地革命。這是1927年和現在的鬥爭之間的重大差異。由於蔣介石的部隊大多是沒有條件行賄躲避徵兵的貧農組成,土地改革正是導致了蔣介石在試圖鎮壓農民叛亂時,反而自己軍隊會瓦解的主因。
「捆綁在一起」
就連英國《新聞紀事報》(News Chronicle)也在1948年12月11日的報導中承認:
「國民黨軍隊的基層之間存在著極大不滿。蔣介石旗下的二等兵每個月只有約五便士的薪水。」
「在一些村莊內,被強制入伍的士兵們甚至在前往軍營途中被捆綁在一起,當他們被送上火車時,車廂也被鎖上,讓他們無法逃脫。」
當然,在聽說到史達林主義者們的土地綱領後,許多士兵帶著武器投誠中共,甚至有整師的部隊投降。
中共的農業綱領
中共在其於1947年9月13日召開的全國農業會議上,提出了包含以下規定的《土地法大綱》:
第一條: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第二條:廢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權。
第三條:廢除一切祠堂、廟宇、寺院、學校、機關及團體的土地所有權。
第四條:廢除一切鄉村中在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債務,(中共中央註:本條所稱應予廢除之債務,系指土地改革前勞動人民所欠地主富農高利貸者的高利貸債務。)
第10條直接試圖籠絡國民黨士兵甚至官員,部分內容如下:
(丙)家居鄉村的一切人民解放軍、民主政府及人民團體的人員,其本人及其家庭,分給與農民同樣的土地及財產。
(丁)地主及其家庭,分給與農民同樣的土地及財產。
(戊)家居鄉村的國民黨軍隊官兵、國民黨政府官員、國民黨黨員及敵方其他人員,其家庭分給與農民同樣的土地及財產。
工人陷入被動狀態
當下中國情勢的另一特徵是工人階級的相對被動性。由於蔣介石軍隊的潰敗,在上海、廣東、漢口和南京等大城市,的確有工人不畏鎮壓開展大規模的罷工鬥爭。但是隨著史達林主義者們沿著長江向各大城市進軍,工人們由於缺乏另外一個群眾性質的政治選擇,只能擁護中共。工人們從來不支持蔣介石政權。
儘管是在史達林主義者們的領導下進行的,每一位社會主義者工人們,都會全心全意地讚揚這個亞洲重要地區得以消滅封建主義和大規模資本主義的進軍。其長遠意涵與十月革命本身一樣重要。
資本家如何看待這個發展
諷刺的是,反而是資產階級的《泰晤士報》以馬克思主義者們可以認同的手法,來描述了世界資產階級對中國情勢的喪志。它在1948年11月10日寫道:
「徐州淪陷於共產黨,至多也是過去幾個月期間中共得以取得軍事、工業和民心勝利的錦上添花。他們華北和華中大片地區的勢力擴大,具有比十年前日本入侵更深刻的意義,因為受俄國支援並身為馬克思主義者們的中共喚醒並組織了中國本土的革命力量。這起革命以及其可能後果的浩大規模,可以與啟發它的1917年俄國革命比擬。中共的擴大成功,將為與他們結盟的力量提供更廣泛的影響力,並在成熟的時刻取得更大的成功。已經擁有從奧得河延伸到薩哈林島的蘇聯,長期以來企圖將數百萬落後的亞洲人民納入其旗下的野心,此時也得到了他們最大一劑強心針。」
「……農民出身的志願者們湧入中共部隊裡,而中共通過徵用大部分地主和重新分配土地,贏得了農民的支持。到目前為止,共產黨人的農業改革明顯造成了農民富裕,因為他們沒有必要養活許多大城鎮;食物主要存放在鄉村地區。」
「在一些地區,一名共產黨指揮官無情地射殺或監禁了他認為是反共的人;在其他地方,中共則持寬容態度,人民的傳統生活方式幾乎沒有變化。商人和其他人甚至可以選擇留下或離開。這種寬容的表現似乎是高度敏銳的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的政策。他的著作和演說雖然表現了他是一位不可動搖的馬克思主義者,但他也認識到馬克思對上個世紀工業歐洲革命機會的分析,不能完全地施加於中國這個大部分地區是落後的農業國家。他似乎決定分兩個階段達成共產黨的目標。首先,將有一個相對自由的交易系統,類似於列寧在俄國激進的共產主義最初失敗後引入的新經濟政策。正是這個階段,他現在宣布這些政策,希望不僅要贏得農民支持,而且要減輕許多城市民眾的恐懼,目前這看來是成功的。其次,在第一階段完成後,他計劃向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邁進。」
將中共毛澤東的政策稱為馬克思主義當然是錯誤的。史達林主義在俄國、東歐和中國的政策,被所有現今的資本主義記者稱為馬克思主義。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的歪曲。儘管如此 ,《泰晤士報》 認為,中國史達林主義者的策略與東歐史達林主義者的策略相似。
硬幣的兩面
雖然革命家們應該支持中國封建主義的消滅,但必須強調的是,史達林主義者的領導,只會駭人地扭曲馬克思主義革命觀。他們不會帶來一個真正的民主國家,而是一個像蔣介石那樣殘酷的極權主義政權。與東歐各國政權一樣,毛澤東將把蘇俄視為他的典範。毫無疑問,這將取得巨大的經濟進步。但是,工人和農民群眾都會發現自己被共產黨官僚所奴役。
中共史達林主義者們的政權,正在收編封建軍閥、資本主義分子和鄉鎮上的傳統官僚,他們將佔據特權和權力。
在這樣一個落後的經濟基礎上,由於未能將土地國有化、農民之間的大規模分化(如在俄國革命之後的新經濟政策時期間所見),以及從事貿易甚至輕工業的資本家,可能為資本主義反革命提供基礎。必須記住,由於中國的發展較為落後,中國無產階級對農民的影響,比在新經濟政策時期俄國的情況要弱。即使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其他東歐國家,資本主義分子相對較弱,但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仍然存在一段時間。基於工人和農民不會擁有任何民主的控制權,而且極權政府會對其施加舊政權的亞細亞式野蠻和殘酷手法,反革命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加。然而,由於資本主義在世界範圍內衰退的歷史趨勢,中國資本主義分子更可能會失敗。 世界帝國主義的衰弱在此可見:在1925年至1927年,他們有能力直接干預、摧毀了當時的中國革命,今天他們卻只能無助地目睹蔣政權的崩潰。
然而,史達林很可能會面對一個新的鐵托。精明的資本主義評論家已經在猜測這一點,儘管他們從中得不到多少好處。毛澤東政權將坐擁4.5到5億人口,以及其潛在資源的強大基地。他在早期階段當然也會受到國內廣大群眾支持。隨之而來的中俄衝突,應該會幫助世界工人階級了解史達林主義的真正本質。
力量平衡發生變化
世界的力量平衡正在發生決定性的變化。中國革命的影響,無論形式會如何的扭曲,都將不可避免地為已經深陷殖民地獨立戰爭和階級內戰的動盪亞洲做好準備。帝國主義將被無可挽回地削弱。
幾十年前,馬克思寫道,中國的革命可以預示著歐洲資本主義的崩潰。《每日電訊報》於1948年11月30日發表的社論憂心地評論中國革命對西歐的影響:
「就算西歐成功抵禦共產黨的入侵,也幾乎無法彌補中國巨大人口和滿州工業潛力淪陷的巨大損失。」
在上海、廣州和其他大城市,托洛茨基主義者們在一些工人中建立了組織,他們在某些非法工會中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他們仍然忠於馬克思和列寧的原則。他們正在為馬克思主義運動建立革命傳統,日後這也會帶向史達林主義的官僚政權被革命推翻,一個完全受群眾民主控制的健康工人國家也會隨之建立。
《火花》是國際馬克思主義趨勢組織(IMT)的台灣網站。我們是一個為世界各地社會主義革命奮鬥的革命馬克思主義組織。如果您認同我們的理念並有興趣加入我們,可以填寫「加入我們」的表格,致信marxist.tw@gmail.com,或私訊「火花-台灣革命社會主義」臉頁,謝謝!
註釋
[1]譯者註:格蘭特當時以「紅軍」泛指中共各個部隊,如新四軍、八路軍等,但在文章發表的同時,中共已致力將其旗下所有軍隊編制為「人民解放軍」。
[2]作者註:朱德於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他的部隊加入了毛澤東所領導的軍隊。朱德在長征和對日抗戰中成為中共的主要軍事領導人。
[3]譯者註:謂「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One thought on “《論中國革命》(The Chinese Revolution)”